试论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策划探讨 文太静 (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镇江九年一贯制学校 623300)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24)08-0074-02 在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中,语文阅读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其综合素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然而,由于民族地区特有的语言环境、文化背景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以培养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1 现状分析 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着多重挑战。首先,语言和文化差异使得学生在接触和理解汉语读物时存在一定的障碍。其次,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包括优质教材、教学设施以及专业师资的缺乏,都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此外,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也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形成。 2 培养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以培养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2.1 实施“双语”教学 (1)结合学生的母语和汉语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读物。 (2)利用教具、挂图等辅助教学工具,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汉语读写能力。 2.2 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 (1)引入与民族地区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2)组织学生参加朗读比赛、小组讨论等阅读活动,激发其阅读兴趣。 2.3 融入当地传统文化教育 (1)结合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开展相关主题的阅读活动。 (2)鼓励学生朗诵传统文学作品、写作与当地文化相关的作文,增强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2.4 优化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 (2)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 2.5 利用背诵和思维导图提升阅读能力 (1)通过背诵经典篇目,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精准阅读能力。 (2)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思维过程,提高阅读理解和记忆效果。 2.6 鼓励模仿写作,促进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1)引导学生模仿名家名篇进行写作练习,提升写作水平。 (2)通过写作实践,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案例分析 以某民族地区小学为例,该校通过实施上述策略,成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具体措施包括:引入与民族地区文化相关的教材,如《我们的民族小学》;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小组讨论等阅读活动;结合当地传统节日开展主题阅读周活动;利用背诵游戏和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鼓励学生模仿名家名篇进行写作练习。经过一年的实践,该校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显著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4 结论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教师、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实施“双语”教学、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融入当地传统文化教育、优化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利用背诵和思维导图提升阅读能力以及鼓励模仿写作等措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其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未来,我们应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为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育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