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童趣教学的探究 窦琦 (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镇江九年一贯制学校学前教育 623300)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646(2024)04-0016-02 在幼儿教育中,童趣教学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童趣教学的定义、重要性、实施策略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对幼儿童趣教学进行深入探究。 1 童趣教学的定义 童趣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幼儿的天性和兴趣,通过创设富有趣味性和游戏性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强调以幼儿为中心,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玩耍。 2 童趣教学的重要性 激发学习兴趣:童趣教学通过富有趣味性的内容和形式,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促进全面发展:在童趣教学中,幼儿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面得到锻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培养良好品质:通过参与游戏和活动,幼儿能够学会分享、合作、互助等良好品质,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3 童趣教学的实施策略 创设富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创设富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如布置主题墙、设置游戏区等,让幼儿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学习。 设计富有游戏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游戏性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拼图游戏、科学实验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在童趣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4 案例分析 以海口市秀英区时代幼儿园开展的自主游戏教研活动为例,该活动通过分享不同的游戏案例,展示了童趣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滚筒探秘记》:小一班王玉老师分享的游戏案例中,孩子们在“滚筒区”自主探索滚筒的玩法,不断创新和合作,展现了童趣教学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方面的作用。 《“野餐”那些事儿》:中二班周银老师分享的游戏案例中,孩子们通过前期的计划和商量,自主开展野餐游戏,充分利用了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体现了童趣教学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的优势。 《“鼠”来“鼠”去》:大六班谭馨老师分享的游戏案例中,孩子们通过设计迷宫图纸、了解小仓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等,与仓鼠进行互动游戏,展现了童趣教学在培养幼儿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效果。 5 结论 综上所述,童趣教学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创设富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设计富有游戏性的教学活动以及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体验等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童趣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