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阶段看图教学方法 明金秀 (四川省茂县河西小学 623200) 看图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看图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看问题的眼光。 与传统的语文学习不同,看图写教学由于其独特的趣味性方式,能够更便利的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因而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个人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达图画之中的信息,这是一种独特的各人表达方式,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技巧,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对于学习的热情。 学生在看图时,教师首先要做到“仔细观察”。所谓“仔细观察”就是在观察时要有一个高度的注意力、细心与耐心。我们知道,学生的年龄越小,他的注意力越是不稳定,这是由于他们正处于学习语言、形成性格所必需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注意力不仅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并且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影响等特点。因此,在小学看图教学中,教师必须十分注意学生注意力发展状况是否与已有水平相适应;学生注意力能否得到持续;看图能否清晰连贯;看图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等问题。这些都对教学开展有着一定的要求。 一、教师要注意观察,认真进行“仔细思考” (1)教师对图中的内容要心中有数,既要让学生明确看图的目的,又要让学生清楚每一幅图的特点和意义。(2)观察过程中不能走马观花:不能只看一幅图片,而应注意观察整个图画的特点,同时还要注意学生有无遗漏。(3)观察时不要急于说话或做记录,而应让学生在看懂图意后进行充分思考后再发表意见。(4)鼓励引导学生,学生要有耐心和自信心,如果孩子对所要说的内容没有足够的知识准备,教师的看图教学也难以取得有效的效果。(5)如果学生没有准备好一段话,教师应帮助他们补充完整。(6)在进行看图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主动的进行思考。 二、分析判断,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1)分析判断:是指把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特点:就是从事物的整体上来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相同或不同之处,又有什么样的区别与联系。(3)变化:也就是我们说“发展”。例如,“两个小女孩都在看一个气球”,两个小女孩之间是有什么关系呢?又如:“一个孩子在给另一个孩子送东西”中“孩子”就可以理解为“生命、友谊、快乐”。(4)因果:也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而引起的结果。例如:“我要告诉妈妈我把气球打爆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看到了气球爆炸的过程,从而得出了“要告诉妈妈我要打爆气球!”这个结论;其次,学生还了解到“妈妈很生气、很伤心”。 三、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这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说话兴趣的关键阶段。在训练中,教师要把说话当成一件愉快的事来做,而不是任务行为。学生是有兴趣和欲望的,而且在他们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又产生了新的渴望和愿望。所以在看图教学中,教师要把他们喜欢什么作为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且还能激发学生说出话来和大家分享的欲望。例如:在训练中,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大家想不想知道小动物过生日是怎样庆祝?”、“你们知道他们现在是什么样子吗?”等等。这些问题都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如果能适时地让学生提出自己喜欢的内容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就可以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从而达到人人参与说话训练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