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职业道德
明金秀 (四川省茂县河西小学 623200)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全社会的要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影响着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提出了中小学教师思想认识偏差、缺乏职业道德培养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正如孔子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重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也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产生影响。目前,我国还是在处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完整的市场经济道德体系也尚未建成,导致部分中小学教师忽略了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这是中小学教师队伍面临的一个问题。当前,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多元思想融入生活、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致使中小学教师的道德观念等也发生了变化,甚至有少数教师受到经济或者权利的诱惑,扩大个人主义,将职业道德抛却脑后。 中小学教育正处于学生的启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小学教师对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所以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只有正确的引导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以及解决问题,才能使校园的风气改善,才能保证中小学教学的纯净风气。下面就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进行总结: (一)自我反思与总结 中小学教师作为教师与中小学师生共同生活的主要场所,要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促进中小学师生健康成长。为了促进中小学师生的健康成长,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听课等活动,为教师提供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比如,开展“周讲”,既能解决教师的困惑,又能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团结,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我们的责任感,不断提高教学和实践水平改进。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育观点着重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考试成绩。在这一教育质量概念的指导下,教师在初级和初级教育中注重知识教育,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技能,教师始终属于统治者地位,学生处于被统治者地位。他们认为只有学习认真、好学生就是好学生有些教师不理会儿童教育中的个性差异,把老师当作教学的中心,忽视儿童主观发展的倡议。有些老师认为,顶尖学生只是人才。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教师应关注所有学生的成长,好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所以,作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导者,要尊重、理解中小学教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他们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加强教师品德教育 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而有特长中小学学生,它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这是每一个中小学教师的责任,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具有高尚的品德素质,具有“忠诚事业,献身教育”的精神,这样才能热爱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忠心耿耿地把自己全部精力和心血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才能做好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教育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有利。 总而言之,中小学教师教育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中小学教育的质量将影响未来的高等教育、未来公民的素质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而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个重要因素,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用一句话:新时期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无疑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相应职业道德,才能更好的履行教师的职责,才能保证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才能使教育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