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的体育教学中的新功能
易学仙 云南省普洱市
摘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切实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对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有着重要作用;随着面目一新的新教材的步伐为我们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思想,树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新教材的功能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功能、强化科学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发挥培育创新思维的功能、促进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功能。
关键词:新教材 教学 体育 学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随之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个要求可以简单的归纳为:须有健壮的体魄;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因素;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16年,到了毕业时,无论是从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还是从体育运动的兴趣、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来评估,多数学生只能达到令人遗憾的低水平基本上是“学完丢光”。所有这些,不能不让人深思……最近教育部新颁布的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大纲,最明显的变革。一股青春而有活力的洗脑的清风吹到了每个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心田。新的新教材为我们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思想,树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让大家感到耳目一新、清爽怡人。
新教材的新,体现在们的新的教材观。新的教材观则把教材看着是一种“范例”,强调教材的“范例性”,即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范例,通过教材这个中介以引导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而不是必然让学生接受的权威性的原理、法则、定理、公式。教材由此成为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和师生对话的“话题”,师生通过这种对话进行交往,获得发展。新教材的功能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力图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另外教材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总之,新教材的功能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功能,强化科学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发挥培育创新思维的功能。促进教师创造性教学的功能。这些功能并不是绝对割裂开来的,而是互相紧密地联系着,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说哪些教材具有哪一方面的功能而不具备另一方面的功能,新教材都具备这些功能。我们应通过多种方式,使教材的功能得以发挥。要求教师不只是会教教材,还要会用教材(即由一定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有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从而发展学生的智慧,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新教材将以主动参与——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前提;是教学全过程;教师引导是实现学生全程参与的必要条件。
探究教学——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取向的活动;是一种具有一定程序、步骤的过程。
合作学习——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小组合作目标是组内成员的动力和方向;组内成员之间分工协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是 合作学习活动的主要教学评价指标。
联系生活教学——生活即教育。
尝试学习——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是一种学习理念。对不同阶段学生制定的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体育教学和评价的建议,是编写体育教材、进行体育教学和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与评估体育课程的基础。
新教材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生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绐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体育学习能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保证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完成课程目标。
总之,作为一节好的体育课,它必须是充分发挥教和学的两个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充分愉悦的进行身体锻炼和心理体验;使每一个学生的技术与技能切实有提高;对教学内容在认识上有新的发现;师与生之间、生生之间和睦相处。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使学校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让孩子在欢乐中,精神得到陶冶;活动中,身体得到强健;在体验中,技能得到发展,真正能为终身体育锻炼服务。
参考文献:
1、《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