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小学英语 “两极”分化成因及对策
小学英语两极分化成因及对策
                                                            王微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摘要:形成 “ 两极分化 ” 的现象,不仅是家庭问题、学校教育机构方面的问题,社会方面问题,还有语言环境问题和学生自身的问题等等。学生自身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只是现象,不是事实。正如某老师所指出的: “ 后进生的差并不是差在不能学和不愿学上,实际上,不能学和不愿学只是差的结果,而不是差的所在。其成因与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兴趣是有直接联系的。
关键词 小学生 英语学习 两极分化
一、 学生
学生是英语教学的接受者,如同跑步一样,大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可由于起跑的姿势、态度甚至于过程中的努力、拼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结果。随着年级的增加,这些主观上的差异也日渐明显。
1、各人自身的智商不同,接受知识有快有慢。
2、学习动机不一样,对学习外语的感情不一样。
3、学习习惯时好时坏。
上面已经提到,小学学习英语几乎没什么窍门,因为既不会音标,也没有合适的辅助用具,完全靠学生上课时的听讲以及课前、课后的预习、复习,学习习惯的好坏也是造成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所在。曾经问过一些英语学的不好的学生原因,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回家后不听磁带,不背单词,就连书都懒得去碰!可想而知,如此学习习惯,又怎能学好?
4、文化基础知识是否扎实
在小学,所学科目与中学比起来,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然而,还是有那么些个学生就连语文、数学都还没能学得过关,更何况是英语?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面对小学毕业选择中学的局面,语文、数学老师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个这样的学生,找他的时候,不是在语文老师那补作业,就是在数学老师那订正,等到终于有时间看英语了,又到放学或睡觉的时间了。自己国家的语言、知识都还没学到位,又如何学得好另一种语言
5、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心理状态。
二、老师
教师是英语教学工作的实施者,都说为人师表,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成为学生学习的间接影响者。
1、对学生是否热情
小学英语教师首先面对的是一群完全没有基础的孩子,在这些孩子的脑海里,英语是一种奇怪的神奇语言,因此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要比中学、大学的老师在实际操作上困难得多。让一帮没基础的孩子知道什么是26个字母,要让不会音标的他们记住单词的读音,意义,句子的使用等等,教师所花费的精力确实很多,尤其是到了高年级,那么多的单词、句子需要检测,再加上“大班化”教学,平均一个老师要应付4个班的学生,在教学和对学生的态度上就很难做到时时和蔼,对学生的好坏区分也就在所难免,面对学习好的,必然是欣慰,而对于学得差的学生也就难以保持“不能以偏概全”的观点,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老师对学生好坏的定义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感!
2、驾驭教材的熟练程度
3、备课的充分与否
4、上课的针对性程度
三、客观上的因素
1、教材难度增大,教学要求提高。
2、 课时数的不足。
3、缺乏语言环境。
4、家庭方面
    5、社会方面
社会办学方面,他们的教学水平与办学目的注定了他们教学质量的参差不齐,对孩子们的启蒙英语教学起到了很大的限制作用。并且,一些错误的教学导致了孩子从英语入门就走了一条错误的路,从而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难。
对策:
一、挖掘非智力因素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首先要充分了解和尊重英语学困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应考虑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所处的不利位置,以及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从心底里真正关心他们,切忌在大庭广众之下点名批评。做作业或考试后,要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尽可能多地找出优势所在,表扬和鼓励他们,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另外,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多种活动,引起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还应创设各种情景,让他们“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避免了大量枯燥的机械重复,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英语教学。
二、运用学习策略,减轻学习负担
比如,像单词 watermelon,如果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那么要默写这个单词,对于记忆力较差的学生无疑产生了困难,如果我把这个单词分解成 water:水、melon:瓜,再进行记忆,那学生很容易领会西瓜的水份是很多的,诸如此类的单词还有 blackboard、tape recorder、storybook 等等。另外,在牛津版的小学英语中有 Read and repeat. 这一语音板块,我们在教学中便可以结合新授单词进行教学,我在教学 plate 这个单词时,故意制造悬念:这个单词老师先不给你们看,你能根据教师的发音拼出来吗?基本上每位同学都能回答出 plat,那教师便只要稍微提一下开音节的特征,后面加上 e 就可以了。学生掌握了这种根据语音进行学习的策略,便可以有效地减少学习的困难,从而减轻学习的负担。
三、通过成功激励,重树学习信心
在各类英语竞赛活动中,英语学困生参与的机会往往非常少,而且即使有机会,也没能力参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有选择性地让他们参加一些“小集体”类的竞赛,比如学校举办的英语小合唱比赛、小韵文朗诵比赛等,这些规模不是太大的比赛,既能掩饰他们的欠缺,又能突出他们的地位,让他们与其他学生共享成功的快乐,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能行,从而帮助他们重树英语学习的信心。但要注意在比赛准备期间,教师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在我班上有一位基础极差的学生,属于跟班的那一类。但我发现,他其实并不比别人差多少,在课堂上不时会有精彩的发言,且有绘画及唱歌方面的爱好,于是我极力鼓励他参加一些本校举办的小型比赛,居然他在画画比赛中得了三等奖。于是我对他当着全班大加表扬,并继续鼓励他参加年级组的英语歌小合唱,并有意识把他和一些较优秀的同学安排在一起,结果和其他同学共享了第二名的成功。自此,同学们不再忽视他,他也在成功的激励下,对自己有了信心,也非常愿意接受同学对他在文化课上的帮助。
四、考虑学生个别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五、恰当运用教育艺术,化“陷阱”为“洞天”
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小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你花时间正规地给他(她)补课,效果却并不理想,因为他(她)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差生”,不愿被人瞧不起,不需要“特殊照顾”,所以出现了“拒绝补课”现象。根据这种心理,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一特殊性,采取“隐性”的补课,那效果就明显不一样了,这就是教育艺术所起的作用。
曾有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位学生英语成绩很糟糕,而英语教师却并不刻意帮他补课,而是常“偷懒”,让学生帮他做英语教学卡片,学生则因为教师在课堂上当众采用他做的英语卡片而洋洋得意,长此下去,教师对他的各种“差遣”在他心目中变为了特别优待,从而有了学习的动力,最终在英语学习上取得了成功,并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位聪明的教师带领学生在知识的山林轻松愉快地漫游,然后把学生引进一个蓄意设置的陷阱,而学生在其中却惊喜地发现别有洞天,这不就是教育艺术的魅力吗?
六、教师应当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加强备课,尽力挖掘课文内容中的文化因素,即知识因素,增进课堂的趣味性。 “ 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是否把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结合起来学习,学习材料是否有趣 ” 。
七、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正确评价学生。
传统的老师、家长、社会只关心学生成绩的好坏,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肯定会出现许多 “ 后进生 ” 。我们应坚持多元标准去衡量、评价学生。多元标准,就是用多把尺子,不拘一格地评价学生。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就小学英语而言,三至六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每个学期临近期末考试时,老师们都为后进生担忧,怕他们考不好试,而挫伤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他们学习英语的路还长着呢!可不能刚起步就泄气呀!同时,加大力度对他们进行辅导,满心希望他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取得进步,这无疑会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呵护好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自尊心,采用多种评价机制很有必要。例如,绘制一个学生学习情况评估表。每单元一份,内设有会话、词汇、句型、唱歌与游戏等栏目,用 “ A、B、C ” 等级制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情况。另外,在发挥师评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我还组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小组评等,对学生多角度、多方位进行评价。
众所周知,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普遍存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总之,如何有效地指导好英语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此过程中,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学习情绪不稳定,还可能时常出现反复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用深厚的爱去感化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并最终达成共识。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8 + 13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