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刘吉鹏 云南省曲靖市
小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校活动的大部分时间在课堂,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提高,智力的发展和良好的品德形成。怎样上好每节课,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运转,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空间呢? 一、课堂教学目标要优化。
作为一名教师,要综合地分析现行的教材内容,学生的现行状况和教学手段等条件,科学、全面、恰当地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导向的作用。如语文教学要把听说读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单元和每一节课中,要尽可能地、全面地完成多项任务而不是单一的达到某一方面的目标,再者教学目标要恰当,要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现有条件的最佳方案。教学目标不是越高越好,最主要的是使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状态相适应,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目标要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来实现。教学内容要做到适度、恰当、重点突出。适度是指合理安排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一节课教学中的收益达到最佳。恰当是指依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内容本身的抽象程度来确定课堂教学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必须做到教材内容的深度符合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知识结构的特点。重点突出就是要求教师在分析教材内容时,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本质,抓住主要的和基本的要素或知识点,在一节课中不要做到面面俱到,不要平均分配力量,要突出基本的最重要的内容。 三、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组成课堂教学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方式,即把学生的认识结构和知识结构统一起来,确定一节课的主要环节,设计制定出各环节的合理的最佳的组合方式,并要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安排好教学的环节的次序,次序合理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反之就可能产生负效应:如手工操作,语言表达,动脑思考的合理搭配;自学精讲,练习的最佳组合,都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规律合理安排。 四、有效课堂教学要突出创造性的特点。
创造性课堂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性,学生只有在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激发起创造的欲望,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个体活动,小组活动、竞赛活动等,并注意活动的交替,还可以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教学氛围,同时在创造课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适时启发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思维活动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一般情况下,我们将课堂教学内容分为三种类型的题目来训练,即考察型、训练型、应用型。考察型题目要安排在课的开端,教师不对学生的操作作详细的指导,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训练型题目是整体课的关键,教师针对学生的操作,将科学的认识方法教给他们,使学生掌握创造的原理与技巧,应用型题目主要起巩固作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表现出自己的创造性,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三种类型的题目的适时应用,是教师为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情景,目的在于推进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五、立足课堂,延伸学习空间
学习是为运用而服务的,许多事实证明,学生对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到的知识更为感兴趣。因此,我们的教学既要立足课堂,又要面向生活,要强调语文教学与课外读写沟通,与其他学科沟通,要把学习的触角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大环境、大渠道中学习、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河寻找生活的衔接点,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研究。如在教学《向往奥运》时,让学生查找奥运的有关知识,了解奥运的有关明星,明白我国为北京奥运作出的努力,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活跃了语文的课堂教学。
六、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 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 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 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 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渎,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关键作用。
总之,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小学课堂教学也在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不断创新发展,教师只有适应教学规律的要求,设计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才能使课堂教学朝着正确的目标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