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 刘小平:云南省昆明市
【摘要】繁多的作业以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让我们担忧小学生因缺乏体力活动,而出现体质下降的现象,通过对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及校内外体育比赛方面的调查和分析,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观点出发,针对性地提出目前学生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对策 课外体育活动是巩固和提高 体育教学的成果,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每周进行体育活动,并安排适宜的运动量对发展学生身体改善生理生化功能是最科学的办法。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愉悦身心,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认知社会等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1.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1.1教师自身原因
国家规定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但是实际的一小时锻炼没有多少学生做得到,一方面是教师为了避免发生教学事故降低了体育课的要求,体育器材成了摆设;另一方面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教师的缺乏,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不够专业,体育课等于是学生的休息课,甚至连体育课都被其他课程所取代。
1.2早操、课间操、体育课情况
早操一般是跑步,课间操做广播操、眼保健操动作不规范,对早操、课间操锻炼的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走读生的比例大造成早操开展比较困难;一周两次体育课的活动量对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青少年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农村孩子在课余从事体力活动时间和空间范围都比城市孩子有较多的优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节奏加快,在家庭教育方面更多的是注重孩子智力的发展和提高,而在体能培养方面重视不够。
1.3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单调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中最多的是活动量较大、竞争性较强的球类,其次是田径项目,最后是其它项目。球类项目具有一定的对抗性、观赏性、趣味性,又是集体项目能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田径项目较为枯燥、单调但它是考核的重点内容而且每年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所以开展的相对较多,其它项目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不易开展。
学生每周活动时间主要以早操、课间操为主,基本达不到每天活动一小时的要求。原因是下午课多造成学生活动时间严重不足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参加过课外活动都是在教室里做作业;学生周末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更是少,主要是大部分的学生周末参加补课占用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或者在家里要帮着干农活。
1.5体育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在办学思想上倾向于把有限的资金用于考试科目上,对体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制约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严重影响了课外活动的开展。体育场地小已严重影响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对提倡阳光运动认识的不足,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如意的。
1.6校内体育训练和校运会举办情况
目前体育训练基本上处于半瘫痪状态,整个训练缺乏系统性、持久性。从训练目的上看,不是从青少年身心整体发展需要出发,而是明显地体现了重近期效益,忽视学生整体性,长远性、系统性体;校运会规模可大可小,内容和形式也可灵活多样,学校对上级有关部门组织校际运动会的积极作用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也会有不能开展校运会 。
1.7 课外活动计划的制订不完善。 多数班级没有制定课外活动计划,有部分班级尽管有课外活动计划,但很不完整,缺乏活动的目标、具体时间安排、过程安排等,造成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部分的班级教师能够制订出较为详尽的活动计划但是计划不够完善;还有极少数的班级制订的课外活动计划形同虚设,没有得到落实。
2.开展小学课外活动发展的对策
2.1积极贯彻新课标下的课外活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贯彻新课标的思想,把新课标的理念融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使学生在娱乐中得到锻炼,在娱乐中得到成长,利用科学的手段来达到快乐体育的目的。 2.2有组织有目的开展小学生课外活动 学校每天应安排一节体育兴趣课,在学校和老师的统一安排下,使学生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按体育的兴趣进行分组活动,如:开展乡村少年宫。 2.3成立课外活动小组不断提高指导水平。 学校要提高整体教育水平,要办出特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必须成立课外活动研究小组,通过全体教师集思广益、互相交流和不断学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对课外活动的指导水平 2.4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通过对机能、体能及心理素质方面检查结果,一方面对学生发展状况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针对自身的情况针对性改进工作,建立身体机能、体能健康指标对照登记卡,使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共同关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
3.结论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它不仅确保了学生每天达到体育锻炼的要求,而且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它不仅发展学生体能增进 健康,还能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等优良品质。课外体育活动是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主动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与策略》[J].2006. [2]《农村实施新课程的问题与对策》[J].2006. [3]《农村小学如何开展课外体育活动》[J].2008.
[4]亦诺.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J].中国学校体育,2001,20(3):112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