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微课在数学课堂数学中的有效应用
谭广玲 黑龙江省海林市
摘要:“微课”是一种内容短小、对某一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的新型教学手段。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建构以生为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对“微课”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利用“微课”进行有效教学。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有效应用;学习效果
“微课”与传统的单一类教学模式有所不同,但又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它主要是以视频作为主要载体,将教师在课堂上对某一知识点或者教学内容的讲解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与其他教学手段相比,“微课”的教学时间相对要短得多,教学内容也较少,问题聚集,主题突出。它既可以用于课堂的新知识教学,又可以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课前预习,课后辅导。它是用于为学生“解惑”而非“授业”的微型课。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优良学习习惯,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以“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例,笔者做出如下阐述:
一、“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前预习中的应用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数学也是这样,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许多教师在课后作业中也布置了预习作业,但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流于口头上的布置,缺少与之相对应的检查与促进措施,好多学生根本不能按要求完成预习任务,久而久之,能自觉坚持预习的学生越来越少,预习成了一件毫无意义的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无从谈起,这必然阻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微课的出现,为困境中的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带来勃勃生机。微课一般10分钟的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温故知新,一方面复习巩固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另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我们需要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推导这一公式前,需要学生回忆关于长方形和平形四边形的相关知识,这一知识的过渡可以用“微课”以视频的形式动态的表现出来。因为有了“微课”的预习做铺垫,使得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尤其那些学困生,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效果自然提升。
二、“微课”在数学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中的运用
所谓教学重点,在教材内容的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教学难点,一般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理解和掌握起来感觉比较困难的知识点或容易出现混淆、错误的问题。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突破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堂课上的好不好,关键看教师是否正确地讲解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点及解决了教材的难点,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识。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系统性很强、环环相扣,每项新知识往往和旧知识紧密相连,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旧知识就是新知识的基础和生长点。因此,老师能够善于捕捉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点,以旧引新、旧中蕴新,组织新旧知识的迁移,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例如《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难点,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但想正确计算小数加减乘除法还有一些难度。为了让学生理解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进行专题讲解,包括基本概念理解、知识要点、易错题和真题。“微课”以其“小而微”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大而泛”的教学形式,实现了着力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微课”在复习指导中的运用
在进行数学复习时,教师所面临的是时间少、内容多、要求高等突出问题。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如何让每位学生在复习阶段都有所提升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了学生的进步,不少老师不惜加班加点,在题海战术中提高学生的成绩,这是一种典型的求量而不求质的做法,加重了学生负担,使大多数学生在身心上疲惫不堪,从而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对自己失去信心。 小学数学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总复习时做了“微课”教学的尝试。分别录制了基础知识结构网络、易混概念、知识的内在联系、知识的重难点等教学微视频,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使得学生学有所得,乐在其中,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在复习中也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既要适合学生的口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复习活动中,又要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缺陷,掌握重难点,促进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
目前,我国“微课”的开展还处于摸索阶段,很多地方不够完善,其发展具备非常广阔的空间,因此还需要在未来的日子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结合课本内容,巧妙地将“微课”运用到其中,最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