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构建
薛春花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在语文教学中,人们长期以来所熟悉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受到了挑战,丰富的信息资源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可能,并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寓教于乐,注重学习方式的构建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一、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查阅资料,进行电子备课,为课堂教学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考虑教法、学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基础。由于农村小学条件比较差,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比较少。再加上农村孩子见得少。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准备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选择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可是,现在的农村小学教师教好几个学科,工作量大。备课手写麻烦,于是把好多有用的内容省略了。有的教师纯粹就是照抄以前的教案。备课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认为电子教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备课前先熟悉钻研教材,再上网查阅优秀教师的备课。网上的备课各种各样,一课有好多种,而且资料多。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上自己的见解,有选择性的拿来运用到自己的备课中。
二、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
1、建构合作小组, 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有好几种,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生开放性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是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每组3——6人。在组建小组时,教师可视情况进行协调,给予帮助。例如,帮助个别因为某种原因自己未能落实到小组的学生加入到合适的小组。各合作小组在选择研究问题时,完全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决定,各小组研究课题互不重复,其成果丰富多样,经交流展示,将拓宽同学的视野。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讨论研究方案、分配研究任务、收集整理资料、外出实践活动、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等。在研讨交流阶段,合作小组或对自己的成果补充内容或征求别人对你成果的意见,或对别人的成果提出质疑,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启发,网上及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交流补充,各抒己见,使每个小组的成果更完善。
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良性机制,将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内容与方法的自我调控,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
(2)教师创设情境——设疑;教师课前质疑出示内容目标及问题,教师在上课之前根据某一主题的研究需要,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好,如“成语趣味积累”以引导学生探究。
(3)学生参自主探索积累—是学生在主题探究的过程中,自己积累的与该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所有网上网下自己搜集的资料,自主探究积累
(4)合作探究从创新,建立学生群体议辩的课堂活动场所。把各人探究成果的罗列与累积,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探讨,集思广益,起到“头脑风暴”的效果;并培养学生合作研究的精神。如:根据小学生学习成语对文字积累、写作方面帮助较大,而学习成语又枯燥无味,根据这个把积累成语的主题取名为“成语林”主要有“课本成语、趣味成语(数字、动物)、成语故事(文字、动画)、分类成语(收集大量成语)、添加成语等,此时教师将自己课前准备的教学资源积累其中,适当点拨,就是锦上添花了,
4、激发学习动机,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在新课改条件下,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一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即选题策略 ,主题的来源是根据自己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发现的感兴趣的问题,经过转化、提炼而形成的;二是交给学生收集资料策略,利用资料,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学习。三是交给学生合作学习的策略,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停地进行角色变换。一会儿是发问者(询问原由),一会儿是解释者,一会儿是协助者,一会儿是评价者。在磨合中训练其有效协作的技巧、沟通能力。这些技能不仅仅使学生在小组里学到更多东西,对于他们在社会上与朋友、家人和睦相处,以及对未来事业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是交给以评价为导向的调控策略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在探究问题前,就告诉他们研究成果的评价方式,使之在整个主题研究的过程中,始终以评价为导向,及时调控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五是交给学生反思策略并和其他策略一起使用深化认知。例如对古诗词《春江花月夜》的教学第一步课前预习查阅资料,查背景,查同类型诗词查作者同类型诗词,此操作步骤培养学生主动查阅习惯和自主学能力;第二步用网络摄影配乐或其他画面导入让学生乐于学习感受情景美。第三步查阅课件,画面,其他网上资料,小组合作,交流体会理解诗意。第四步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深化认识,梳理想象体会诗情。第五步回顾检查自己所学情况,多渠道到摄取信息拓展升华。画画,模仿写写。
5、开发出能及时有效反馈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通过"智能化教师"及时、有效的进行针对性学习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优势,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使他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同时还要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学生正确地运用网络呈现的信息,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