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重视学生的阅读
屈吉林 四川省岳池县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上课又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为教师必须全身心上好每堂课。一堂语文课,犹如一首优美动的的乐曲,学生会感到轻松愉快。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教师对它的探究是无止境的。如何才能上好语文阅读课,仅我的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望同事指教。
阅读,是学生必备的能力,我在语文教学中抓住课文的阅读训练。我认为阅读在小学低段就要严格的训练学生,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语文学习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要解决学生阅读难的问题,教师必备一定的文章阅读的理论修养,提高阅读教学能力,还要善于对学生的课文阅读规律指导,这样做,可以把感悟生活、品味课文和思维表达训练结合起来,把阅读、思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体现出新的语文教学观。
阅读是思维能力的训练手段,也是离不开语言,而语言则是思维的工具和外壳。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受特定语言的支配,语言不仅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增,而且还决定了他们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模式。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内容日益丰富,思维活动日益完善,语文学习就会不断提高。诚然,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离不开语言和思维的,如教学一篇课文,总是要把思维和语言贯穿在教学活动中。一篇课文由字、词、句、段组织起来的,字、词、句、段、篇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这个内在的联系,就要通过对语言结构的分析去理解,同时还要通过对逻辑关系的分析去理解,这种分析既进行了语言训练,又进行了思维训练,从而把发展学生的语言与发展学生的思维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过程就是要求学生通过语文文字理解思想内容的过程。阅读是通过文字的感知开始,通过词、句的理解以达到对全部语言内容和整篇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能表现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
抓好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重要手段。语文课文的知识是靠文字来进行传递的。学生通过阅读源源不断的更新和提升,学习方法从无序走向有序。阅读,不仅能丰富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而且是写作的重要环节。因为写作是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过程,不仅体现写作者的文字能力,同时还反映写作者的的思维水平,在写作中要达到表述清楚、中心明确、完整连贯、条理清晰等,就应该让自己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需要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作文要“言之物”,物是来源于生活和观察。通过思维活动进行加工,然后用书面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作文中的立意、选材、构思等训练,既是思维训练,又是语言训练。学生作文里出现的词不达意、句子不通顺、条理不清楚等错误,往往是由于读少积累少所致。如果喜欢阅读、善于积累,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一篇条理清楚、通顺的作文。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与阅读又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应该说这是不言而喻的。阅读和写作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内容,也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它还携带着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负,起着传递文化、塑造人格、构建精神的重要作用。比如说,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余年时间一直学习语文,阅读与写作几乎占了语文课的绝大部分时间,可以说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超过了其他所有学科,所以说,我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和阅读教学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由此可见,重视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首先要求他们具有阅读课本的能力,重点指导学生会阅读课本以提高语文课本的使用效率,采用现代教学观念,增强阅读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更多知识,学习潜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确保语文教学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