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课改下对数学课教学初探
                                                              课改下对数学课教学初探
    詹勇  四川省岳池县
新的课程标准与实验教材的实施,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感觉,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如何在课改下组织好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与学质量,且利用课堂40分钟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我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从方法、途径、手段和资源入手,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探索和实践,变“填鸭式”为启发式,变“单一式”为“多样式”,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一、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应创设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也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达到乐而思学的目的,教师必须做到:①要建立快乐的教学氛围,创设一个真诚的人际关系,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在教学活动中,我深深地感觉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宽容和善待学生,特别是弱差生;教师要放下架子,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②教师要树立寓乐于学,不断进取的榜样,教材在不断改革,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师也应严谨治学,只有在与学生一起参与、体会,和学生共同快乐成长,教师和学生才能够很好地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来说,教师乃是知识的化身,是学习的榜样;对教师来讲,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希望,是我们言传身教的对象。因此,要上好每堂数学课,教师应该是一个勤奋好学、博学多才的人。这样不仅能在学生中起到带头作用,而且还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③教师应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学会思考。古人大教育家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更应该坚持学生是学生的主体和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新奇事物的刺激会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的特点,正因如此,我便借助课堂活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具体形象和富有乐趣的数学乐因氛围,促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去同化所学的新知识,进入学习角色。情景的创设,多样的模式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把数学知识融入在体内,这种课堂活动对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更重要的是,教师发现并肯定这种活动对学生来讲是一种激励和快乐。
二、激趣乐学,动手实践
学习本身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为主体,以教师理念的教学为主导,让学生动手实践为目标,从中获得知识和启动大脑思维。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习实际,创设情境,适当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新奇的感觉。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的砖和正方形的手巾,让学生初步感受图形的特征,通过图形的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说出图形与平面图的联系,如“长方体有的是面是长方形”、“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体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动手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正因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便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以学生个体差异分组活动,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交流自己动手操作,通过交流、动手、动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中,我首先出示一把厘米尺,通过教具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后指出0到1之间的距遮荫了为1厘米,让学生通过直观、分析出0到1之间有10个空格,接着我便提问“一个小空格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长度单位来表示?”让学生讨论,结果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这时我就说出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是“毫米”。接着提问“1厘米当中有多少个毫米?”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可以这样表示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即:1厘米等于10毫米。通过让学生具体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不断地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动手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让学生在课堂作业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作为现代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空间。学生对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掌握,有赖于自我消化与吸收。教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各有不同,他们需要有发挥能力的自由环境,以激起更充分的求知欲望。我在教学活动中,切身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要,改变过去“一堂言”的做法,给学生留足课堂作业时间,让学生在作业中有独立思考,解决疑难问题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独特的个性,为他们自我表现提供机会。做到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和释疑,让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见解,多给学生思考时间,使每个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习惯。拥有思考才能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不懈努力的精神去探究问题。一位名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希望特别强烈”。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各有不同。他们需要有发挥能力的自由环境,以便激起更充分的求知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切身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的需要,改变运去的“注入式”教法。允许学生自学,给学生留足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学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独特个性,为其充分发表意见。尊重学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同时鼓励他们在数学问题中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总之,在课改下提高学生的数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知识连贯性和各方面的习题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把握知识传授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结合点,通过适度地引导和鼓励学生质疑、释疑,从而全面提高数学质量,才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满载着理想驶向成功的彼岸。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8 + 18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