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怎样上好一堂小学数学课
怎样上好一堂小学数学课
郭丽华  四川省岳池县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情感血液的流动,教学活动的过程以及教学效果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学生学习就犹如“一杯白开水”毫无味道。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好数学,在领会了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数学课?我认为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保障。如在教学“认识钟表”(第1、2课时综合)时,抓住课时目标,难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认识钟面以及单位“时、分、秒”,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经过有趣的导言、游戏达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鼓励学生自主探傲视群雄“1时=?分”。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实物钟表,提出钟面上有什么?把观察到的与同桌说一说。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说出钟面上有时针、分针、秒针,并按顺时针方向行走,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通过探究,学生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钞针,知道了他是按顺时针方向行走的,有12个数字,每两个数字之间是一大格。这样的情境创设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数学是发展思维的体现,是解决有关实际生活问题的工具。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数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多渠道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育才小学组织全校学生看电影,其中男同学327人,女同学248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多少?”启发学生边读边想怎样列式(327-248)?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质疑。在活动中,既要学生的自身努力,也要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应让学生在通过教学的激趣产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变“苦学”为“乐学”。为了确保学生的能力提高,我认为:1、合理运用教材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减轻学习负担,倡导自主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与学习能力得到提高;2、用新奇的现代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散发出生命的活力;3、沟通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4、创设课容悬念,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获得能力的再提升。另外,还要加强巩固延伸知识面来帮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内化和吸引,保证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能力。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保证
现代教育思想要求,要培养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首先要确保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具有一定探究能力,教师在实施数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学规律,尽可能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如生活中的问题、有趣的行程问题、富有开动脑筋的拼图操作等,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与学生谈心,关注学生学习动态,重视个体差异,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数学。教学活动中,我常常采取先发散后集中的策略,所谓集中就是比较各种方法,让学生自己比较,选择,在他们身上既体现着发展的共同特征,同时要特别关心差生,注意对中、差生的帮助,努力创造机会让他们多回答一些问题,耐心辅导中、差生学懂数学,把困难消灭在萌芽之中。答对了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动脑思考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用关爱、平等、尊重的民主教学行为为学生天赋和能力的开发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捕捉学生的创新火花,提高他们的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总之,教学不仅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还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采用鲜活的教学手段,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渗透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让每一堂数学课五彩缤纷,花香四溢。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8 + 18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