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体育课
陈小梅 四川省岳池县
强化体育教学是落实新的课程标准,应舍弃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上好体育的兴趣,增强体质放在首要的位置。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成就感是每个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是学生发展的强大动力,能使他们从容地面对生活,努力上进,追求成功。因此,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乐学守纪,和谐上进。
一、鼓励学生参与
体育是一个科学的育体过程。体育课中学生的运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巧、方法。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参与,老师必须在场指导运动。1、在体育课教学时要常常有计划地讲体育是增强体质,少得疾病的意义。这一项是使学生明白为何安排体育课,为何要有计划而不是盲目地开展各项活动,学生懂得了健康身体的重要性。2、教学方式多样化是适合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如排队、站齐、报数,向左、右、后转基本动作完成后,让学生齐步慢走几分钟后,短暂休息再分组活动。看得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热情。正因如此,兴趣和热情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和基础。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地思考,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程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和对体育课的陶醉。
二、激励学生展示自己
每个学生都明白展示自己的各种动作能获得老师、同学给予的肯定和表扬。为此,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愿意展示自己,表现自我。作为体育老师得利用这个特点,有计划、有安全地让学生乐于展示运动动作。如:做眼保操、健美操、打球或做游戏等,对于培养学生自强、自信、自我发展的心理素质和增强体质是很有意义的。1、依据学生实际,瞄准学生常见的熟悉动作展开体育教学。我所任班的体育教学纯属农村小学,大多是留守学生,他们的年龄、个性物点不尽相同,我便采用学生最乐于展现的是他们喜爱的运动,也只有上好有关这些动作,他们才会欢乐,才能创造出各式的肢体动作,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喜欢展现自己。但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在熟悉和掌握教材的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喜爱,特别是掌握平时少言不爱活动的学生,要对他们心理“治病”,让他们活跃,在体育课中争先展示自身的动作,让体育课收到良好的效果。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完成有关活动和动作。如:游戏。在游戏时,教师要选好场地(场地要平而清洁),在做追逐、躲闪等要注意安全,以免出现伤害事故。有些动作要老师亲自指导,与学生共同完成。这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总的来说,学生在体育课中不断地通过各种动作的展现,来表达对各种动作的理解。3、要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体育活动,教师起着到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体育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展示动作,如,打乒乓球,教师参与其中而应自然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来引导学生。走近学生,用心观察,探索学生行为,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促使这生喜欢体育,尊敬老师,明白体育能强身健体。4、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运用好表扬手段。该表扬的就表扬,该鼓励的就鼓励,做到一分为二,使表扬成为动力,这样才能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从而体现展现自我的价值。
三、上好体育课重在安全
在体育课中,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我校操场、器材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来源情况(农村小学),教师必须选好场地、器材等。如,跑步锻炼。学生正处发育期间,生理功能还脆弱,在此项活动,教师要有计划地进行,不能过长距离的跑步,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生命发育,而且也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又如,投掷沙包。在此之前,老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语言艺术,安全重点突出,准确把握语言结合手势动作,以引起学生注意。讲解时特别注意示范,以队列形式而前面无人,按照安全指导学生完成动作。此项练习,时间不易长,器材不易重,因为学生手掌皮肤还很柔嫩,在过长时间和过重器材,会伤害他们的手掌皮肤和足跟关节。因此,安全是上好体育课的保证,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育的首要。
总之,教学贵在有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保证学生在一个最安全,最佳环境中积极主动进行锻炼,优化体育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使体育教学更具有科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