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热阳姑.克来木 新疆喀什地区
语文课是所有的学科之母,也是学好别的科目的基础,这好比工程师建成建筑时候的牢固奠基。具有文化素质的青年学者准确运用国语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语文水平差,怎么能学好其他课程呢?科学发展中汉语和数学成了基础课。学好汉语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在大专院校也要把汉语和数学成绩摆放在第一位,这就要求提高学生对汉语和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是很容易学的一门课程;一读就懂,只要背会就罢了,又容易得分的,不值得费力的一门课程。
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呢?
1、教师备好课程的同时,要利用各种手段丰富课堂教学。一定要提前考虑到或者设置让学生对什么样的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探索,利用哪些方法,哪些形式来思考,甚至向哪个学生提问等问题提早在心中有数。这样会启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避免盲目性,使他们得到实际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信。
2、 教师要具有健谈、幽默的语言财富。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重视文理通顺,还要健谈使学生佩服,使学生满意,在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一种轻松感觉。这样会帮助聚集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理解本课的大意,容易记住。
3、 在课堂上不仅讲教材,还要给学生讲有关本课的、使学生受教育的各类体裁的作品,组织学生辩论,让学生掌握好本作品的正面、反面,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具有完整的的理想信念。这样会消除学生中的《井底之蛙》思想,使学生大开眼界,培养创新精神,预防他们被感染歪理的趋向。
4、不要忽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课堂上和课外上指导学生的写作活动,把他们的作文向有关报刊上投稿,让学生启发。并且教师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在课堂上给学生多说有关本课的格言、诗句、成语,给学生纠正他们写的文章。给学生榜样,自己也写一篇好文章给报刊投稿,让学生佩服自己的职业能力。不要在学生面前假装无所不知的样子,这样会使教师不得人心。
5、课堂教学目标要优化。
作为一名教师,要综合地分析现行的教材内容,学生的现行状况和教学手段等条件,科学、全面、恰当地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导向的作用。如语文教学要把听说读写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单元和每一节课中,要尽可能地、全面地完成多项任务而不是单一的达到某一方面的目标,再者教学目标要恰当,要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现有条件的最佳方案。教学目标不是越高越好,最主要的是使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状态相适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6、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目标要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来实现。教学内容要做到适度、恰当、重点突出。适度是指合理安排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一节课教学中的收益达到最佳。恰当是指依据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内容本身的抽象程度来确定课堂教学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必须做到教材内容的深度符合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知识结构的特点。重点突出就是要求教师在分析教材内容时,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本质,抓住主要的和基本的要素或知识点,在一节课中不要做到面面俱到,不要平均分配力量,要突出基本的最重要的内容。 7、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组成课堂教学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方式,即把学生的认识结构和知识结构统一起来,确定一节课的主要环节,设计制定出各环节的合理的最佳的组合方式,并要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安排好教学的环节的次序,次序合理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反之就可能产生负效应:如手工操作,语言表达,动脑思考的合理搭配;自学精讲,练习的最佳组合,都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规律合理安排。 8、有效课堂教学要突出创造性的特点。
创造性课堂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性,学生只有在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激发起创造的欲望,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个体活动,小组活动、竞赛活动等,并注意活动的交替,还可以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教学氛围,同时在创造课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适时启发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思维活动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一般情况下,我们将课堂教学内容分为三种类型的题目来训练,即考察型、训练型、应用型。考察型题目要安排在课的开端,教师不对学生的操作作详细的指导,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训练型题目是整体课的关键,教师针对学生的操作,将科学的认识方法教给他们,使学生掌握创造的原理与技巧,应用型题目主要起巩固作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表现出自己的创造性,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三种类型的题目的适时应用,是教师为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情景,目的在于推进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总之,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精选课堂教学,重视发挥自己的实际能力,指导学生,不要固守老一套的办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