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四环节
普林忠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
一、导入新课
科学教材中的单元导读内容丰富、优美,具有针对性,是导入新课的好资源。例如,在教学“白天与黑夜”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环节。一是让全班学生齐读单元导读内容中的一段文字(一边是朝霞满天,一边是繁星点点;一边是千里冰封,一方却烈日炎炎。为何在同一时刻,地球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之后,齐读课文。二是提出问题:“谁能讲一讲,课文中描述了哪几种自然现象?”三是进一步提问:“为何在同一时刻,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现象?”这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和生成的问题,轻松引入新课。只有齐读教材,才能感受科学现象,充满求知欲望;才能乐于思考问题,善于寻求答案,最终顺其自然地开始新课的学习。
二、强化概念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只有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概念,才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利用教材,强化概念,培养学生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呢?例如,在教学“日食”这一内容时,概念的形成是难点。针对教材中的相关文字,我设计了六个问题:其一,日食是什么?其二,观察日食发生时的图片,会有哪些发现?其三,如何设计模拟实验进行验证?其四,如何描述日食的形成?其五,阅读教材,思考日食的概念表述,应怎样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表述?其六,脱离文本,再次观察日食的图片,如何用科学的语言表述日食的概念?只有围绕科学概念的形成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强化概念,形成科学、规范的表达。具体包括三点。首先,可让学生尝试以科学、规范的语言完整地表述概念;其次,通过提问,让学生在比较和分析的过程中构建概念;最后,让学生学会科学、规范地表达概念。这样,通过教材,科学概念得到强化。
三、设计实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其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创新性有待加强,因此,只有依托教材,扶放结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种子和幼苗”这一内容时,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师可引领学生设计相关实验。教材提供了实验的设计方案,据此,教师可设计五个环节。其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不同环境下几种植物种子发芽的情况,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与假说,最终回答“种子的发芽与哪些条件有关”这一问题。其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才能证明自己的猜想”这一问题?其三,学习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种子发芽与水相关的实验设计方案,并思考教材中的实验是怎样设计的?应注意哪些问题?其四,通过讨论与交流,完善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方案。其五,设计方案的分享交流。利用教材,学生自主设计了实验,既降低教学难度,又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还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自主验证,才能取得科学教学的实效。
四、处理信息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教材中的阅读资料恰好是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的良好途径。例如,在教学“地球”这一内容时,教材提供了人类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科学家研究地球的相关资料。据此,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其一,阅读教材,标出关键词语;其二,根据提问,再次阅读,找出问题的相关信息;其三,尝试用最简单的句子概括获取的信息,并在全班交流。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阅读教材、处理信息的习惯。教材是一种资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合理利用教材这一资源,以使教学更加精彩和高效。
总之,小学科学教材体现着科学教育思想,特别注重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这种探究过程很大程度上是用科学实验来进行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一试”。如让学生第一次通过亲手实验来认识自然现象,由于学生是开始学做实验,教师在教学中要讲清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条件及实验的方法,提出具体的要求,按照严格的程序,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观察现象,开展讨论,得出结论,自己去获取知识。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亲自动手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事物的能力。如讲到有关动物知识时,可让学生在冬天买几只小乌龟埋在沙盆里,观察乌龟的冬眠情况和春天的变化;还可以让学生买一些鱼卵放在水瓶中,观察鱼卵的孵化过程。讲到有关植物知识时,除了让学生到农村、田野去观察、了解外,还可以让学生亲手做实验,如让学生买一些萝卜种子,埋在装有泥土的小盆里,让学生观察萝卜的发芽、生长情况,并要给小萝卜苗适当的浇水、施肥。当学生看到小乌龟到了春天又从沙盆里钻出来了,看到水瓶里的鱼卵孵化出小鱼了,看到萝卜种子发芽、生长了,学生会兴奋不已,由此也会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感兴趣。通过以上这些实验,让学生知道科学实验来不得半点马虎,只有用科学的观点,用亲身实践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并用科学家的献身精神教育和激励学生,以此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教育。总之,小学科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大量能引起兴趣并便于他们自由探索的机会和条件,供他们随时随地去观察、去发现,从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同时,我们要遵循“课标”的要求,在科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也是当前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