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把数学融入生活
把数学融入生活
   陈朝轩   四川省广安市
当你准备装修房屋时,去咨询装修师傅需要多少水泥、沙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可以一口给你报出数量;当你去买肉的时候,你会发现屠夫一称就能说出价钱……这并不奇怪,他们已经把数学融入了他的生活,数学在他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充分应用,体现了其真正价值。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生把自己所获得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自觉地运用于生活,学以致用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养成的好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巨大力量。习惯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乃至一生。有时习惯就决定了命运。我们从小就应当培养学生把数学融入生活中去,自觉运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可以说人类的活动离不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学会自觉地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认识数学、使用数学,使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融入一体。让学生把数学融入生活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就能在数学的海洋里肆意遨游,畅享数学的乐趣,分享数学带来的快乐,享受精彩的数学人生。
我们应当如何才能把学生的数学融入生活中呢?
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数学意识,生活中的符号,身边的图形等,入学前就有数学意识的影子。比如说到数量时比手指,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高矮等,虽然并不懂得其含义,但在生活中已经有数学雏形了。进入学校后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问题、现象,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并能把身边的数学带进课堂。使学生熟悉数学,亲近数学,在主动学习探究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现象时对数学充满乐趣,从而热爱数学。
其次数学教学活动尽量使用学生身边的、亲身经历的事情,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如教学20以内加减法时,结合自己的手指和脚趾;5的乘法口诀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手指;计算表面积时,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的文具盒的铁皮,家里的水缸用多少材料、假设粉刷自己的墙壁应该怎么办。还可以引导学生算一下工人师傅的工钱等等。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生活中自觉使用数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到的知识融入生活,为生活服务。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也形成了使用知识的技能。
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时要结合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使学生从数学中获得生活、人生的启示与感悟。如在讲解用多种方法解答时,使学生明白“条条大道通罗马”,人生的道路亦如此,不是独木桥,只要不放弃,终会到达顶点。遇到难题时,有时这种方法行不通,换一种就豁然开朗,学会随时调整思路,感受生活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学习观察物体时,认识到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角度所看见的会不一样,教育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和多角度看待问题。学习可能性的时候,让学生明白生活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可以结合彩票的中奖情况,了解几率的大小,是否有规可循,就会学会理性看待问题,不会盲从预测。
在生活中把使用数学知识成为习惯,把数学融于生活中去,可以让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事时更加细心、更有耐心。对事物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坚持自己的航向,才能真正学会享受数学,真正找到生活中的数学乐趣。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8 + 21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