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提高小学计算机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王涛, 新疆乌鲁木齐市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运用电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重视,因此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计算机教师应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本文主要讲述如何提高小学计算机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小学计算机;教学;方法与途径
0引言
小学计算机是小学阶段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到的应用知识面非常广,操作性非常强,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1]。在小学计算机的教学中,为了与现代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计算机知识,而是正确的动手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动手程度。
1快乐有趣,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帮手。只有在学生对电子计算机充满热情与兴趣 的时候才能主动的,认真的去知悉思考与学习计算机知识。从而掌握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因此,教师在教授计算机知识时不要照本宣科的去讲述,不要去乏味无趣的的招办教科书上的知识。毕竟,小学生天性好动,爱玩坐不住,陈真乏味的教学对小学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随着科技脚步的逐渐加快,计算机已是未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如果在小学阶段不能给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到了高年级只会更加排斥。例如打字练习时,不要给小学生一段沉重的议论文或者课文,比如充他们喜爱的动画片对话入手,这样提升打字速度就会事半功陪。
2注重实践,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
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日后的生活与学习也会有极大的帮助。所以为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牢固的计算机知识,仅仅靠书本上的照本宣科万万不可。那样学生掌握的仅仅是理论上的一些知识,所以能提高学生计算机的水平,唯有注重实践,注重操作。因为很多理论知识,仅仅靠书本上的话,学士只会死记硬背无法融会贯通。所以应多鼓励学生上机操作,并给与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与自主操作,然后在上机操作中去发现纠正学生的不足与误区,给予适当帮助。例如在一堂word操作理论课后,让学生上机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去发现问题,比如字体选择,文字颜色选择等,并解决问题。
3因材施教,教学手段灵活
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不同,对老师讲解的知识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机手能力的超以进行手段多变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回收的作用时,不妨把它比喻成家里的纸篓方便学生理解。现在一般家庭都计算机,如何让学生对计算机充满热情与好奇是首要问题。所以在初次让学生上机时,就应启发他们对计算机的好奇与探索。所以我们就应手段多变的去利用教学方法,把计算及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连接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中感受到快乐与乐趣。例如我们可以用教学课件,比如幻灯片、投影仪等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现一个五光十色的计算机世界。让学生在惊叹计算机厉害的同时爱上计算机。语言要生动形象的去形容,不要沉重乏味的去讲述。
4重视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创性能力。
新课改教学标准要求,学生与教师之间应在教学中互动配合,课堂教学不要生硬。从而建立愉快轻松和谐地师生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与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该主动的直观的去与学生交流,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间的协作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学习态度。例如指法练习养成时,为了避免学生的目光一直盯着键盘打字,例如可以让学生几人一组的互相监督打字,彼此纠正彼此监督。因为小学生间争强好胜的心态,会促使他们一遍遍的去记键盘字母的位置。这比较是一遍遍的强调与监督更加有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当的是一个引导者,领路人。教师应该以一种组织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合作的方法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鼓励学生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团结合作,共同成长。
5从书本走入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从书本走入实践,注重学生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动手能力是现如今新课改下的教学核心,也是现如今的教育改革的重点。而计算机应用是一门对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要求极高的一门学科。计算机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与发散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教育中不要仅仅把目光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把目光放到实际中,放到操作中。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操作,鼓励学生不要害怕失败与挫折。勇于尝试,勇于创新。重发开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个性发展。实践是理论的检定,式发展的源泉,而兴趣与探索确实发展的原动力。所以电子计算机的教学应把书本内容知识与实践操作完整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善于思考,善于理解,善于动手,善于实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6结语
在越来越科技化,越来越现代的今天 ,国家大力发展科教兴国,教育改革。为的就是为国家创造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能力,有思想有发展的高新型人才。所以做好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3]。鼓励学生主动实践操作的去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所以只有树立了这种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帮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局限课本,鼓励学生走出课本鼓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教学水平,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最后在教学中反思总结,从而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与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翔.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讨论[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31(1):34-35.
[2]李洁.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几点教法[J].教育教学论坛, 2014,12(22):213-214.
[3]齐建伟.快乐学习体验成功-提升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4,10(22):273-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