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打开生活宝库,优化习作教学
                                               打开生活宝库,优化习作教学
                                                          魏 新疆乌鲁木齐
摘要:
说到作文,大多学生“谈虎色变”,畏惧作文。有的苦恼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无论是学识、生活积蓄还是思想感情,学生当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的教学:在习作教学中就应该重视课内课外一点一滴的积累,学会灵活运用以说促写,读写结合 、燃烧激情,爱好写作、鼓励激发,培养自信。
关键词:回归生活  语言积累  读写结合
        爱好写作   培养自信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既重要难度又大,更重要的是它在考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大, 因此作文教学对学生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有甚者,许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作文成绩买了大量的作文参考书,但结果是成绩并不是很理想,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为了让学生从语言、内容、形式几方面都有所提高,真正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就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重视积累,学会灵活运用
1、语言积累。在我的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写作语言苍白、平淡,究其原因是孩子门平时读的书籍太少,积累的知识太少和语言过于贫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让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了语言积累本,内容是每周积累各类名人名言、古诗词、
写人写景、写事写物的语句,并且在每周请一位同学在全班做汇报,使全班一起得到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方法和小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开始对语言文字产生了兴趣,而且在书写上也有了很大进步。
通过这种方法更另人惊喜的是在口语交际.习作三我是“小小推销员”的习作中,许多同学在叙述某一物品中大部分都做到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2、观察中积累。“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协作创新的源泉。学生在加强内在修养之外还应丰富自己的阅历,也就是源于生活中的观察和积累。教师就一定要在平时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意识,让他们习作能忠于生活,忠于自己的心灵,从而勇于冲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写出自己生活独特的感受做到立意创新;让他们善于捕捉生活中普通的但又反映社会本质或生活意义的素材做到题材新颖。
有了语言积累和在观察生活中积累和对真善美的向往、追求,学生习作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境界。古人强调写文章“非从胸臆流出,决不下笔”。他们所说“性灵”“胸臆间流出”也就是强调在积累的基础上忠实自己心灵,抒独特感受,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佳
品。
二、以说促写,读写结合
1 、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说话机会。平时和学生谈心,讨论一些问题,也是培养学生说话的一种切实可行方法。课堂上让学生口头回答问题,每天开展十分钟谈天说地活动,下午放学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所学课文中的小练笔;所看电剧视或电影,上午到校读书前让学生到讲台上,把自己读的或看的讲给同学听,老师做了记录,定期评比,再展开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在活动和比赛中有说有笑,锻练说话能力。
2 、引导学生尽可能争取和利用好说话的机会。因此教师在说话训练中要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捕捉和利用好平时学习生活中能锻练和展示一个人说话能力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读写结合贵在形式多样。一是引导,组织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使读、说、写有相机结合,努力创设一种浓厚的、独特读写氛围,增强读写兴趣。其次,使学生读写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当学生达到想将自己说的话倾吐为快时,那必将成为学生读写的动力。阅读笔记是强化对阅读内容理解的一条捷径,是积累知识与作文素材的有效方法。充分利用好读书笔记是读写结合的可靠措施。新大纲指出:“逐步培养读书笔记的习惯”,充分说明这一点。这是“读写结合”意思之一。
三、燃烧激情,爱好写作
1、每个人都有一种向往美好和激发潜能的强烈欲望,小学生更是如此。一旦让学生的激情充分燃烧起来,其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学生的激情需要教师去引导,去激发。引导和激发学生激情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主要的是在于不断激励,多从正面肯定和激发学生。如从理想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成为“小作家”,在教学方法上,解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消除学生的作文心理障碍,较多地运用口头鼓励、课堂点评、成果展示等,真正实现让学生的激情充分燃烧,主动自觉地爱好写作。
2、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的生活。很多时候出现学生在习作指导的课堂“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的现象,从某个意义上讲,是我们教师使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因此我们习作教学首先要打破“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的做法,而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习作指导首先要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因此,一篇习作练习的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
四、鼓励激发,培养自信
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布置这样一个作文:《父母的爱》,当批改到一位同学的作文时,可以看出他没有认真去写,没有写出对父母的真情实感,字也比较潦草,可见很不认真,我就先给他下了评语:“你看到作文本后来跟老师谈谈心好吗?”之后他主动来找了我,我以温和的态度询问了他写作的难处,与他一起分析了文章存在的问题,启发他思考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中体会父母对他的关心,最后他重新写了一篇,这次的作文就比前一次有了很大的进步。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运用知识的积累和真心、真情去填充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附注:
参考文献:《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09中
          黄绪宽《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9 + 2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