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魏华 新疆乌鲁木齐市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二、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
三、关注教师备课的细节   教师的备课环节似乎并不在教学有效性的讨论范畴之内。实则不然,要谈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教师的备课谈起。首先一位老师的教学理念将决定他是站在何种角度去设计教学的预案,站在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师生共同合作的课堂无论如何是值得探讨和反思的,也一定会各有所得。如果仅站在老师如何教的角度去设计可能使教学有序进行,但真正学生与教师的收获就很有限了。其次,一位教师对教材的钻研多少,将定他在课堂教学中能否自如驾驭,也决定了他教学中处理教材的思路与方式、角度。如《山中访友》一课,过去很多老师都站在写景的角度,分析山中的景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而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想,究竟除了语言文字的东西外,在学生情感价值观上应予以什么引导似乎不是前面认为的那么简单。于是就得出了不同的解读:通过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引导体会“山中的一切”的确是‘’人类的朋友”,从而体会环境与人的关系,体会人与环境与自然景物间的关系。通过读文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伟大力量及体会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四、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现在的课堂都有很多的游戏和活动,学生一会儿走下座位寻找朋友表演,一会儿到讲台上做游戏,一会儿站起来读书,一会儿躺下来体验。这样的课堂的确很活跃,但是如果不适度的话,学生忙个不停,没有更多的心思专注于文本。同时大量的时间在活动、游戏的过程中浪费,就如有的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总让孩子都到讲台前读课文,结果中间环节就白白浪费了一分钟。如《称赞》的教学中,我在学完课文后,要求学生通过表演读来体会文中小动物说话的语气。我先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朗读的同学这时因为课文理解了,也已读熟,做到情感充沛没多大问题,表演的同学专门表演,内容也熟,而观众也带着任务并不盲目,最后还要评价。这样分工明确,再通过互评,就可达到进一步升华体会的目的。这就是有效的教学活动。  
    五、关注教学中学生学的细节  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得谈谈学生学的有效。这样我们教师必须通达教材的体系,知了语文学习的能力结构,在教学中根据学习规律与教材实际,适时教给学生学的方法。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才能真正懂得有效的学习。如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有一边读,一边想;边读边画;学习通过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学习读懂一段话;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或句子;体会句子或文章思想感情……如果没有老师的有步骤的方法的培养,学法的指导我想我们的学生,每当我们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学习时,他们可能只会读一下书,不会思考,更不会交流感悟对话了。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9 + 4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