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
王云 云南省玉溪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乎学生文学素养形成的一个基础性和启发性的阶段。而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实践证明,朗读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情感朗读重在一个“情”字,它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发展阶段,是提高感情素质的重要时期。而小学语文学科在对小学生情感的激发于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中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在朗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词语句段,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每篇课文从头到尾都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是不现实的,但是,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好重点词语、句子、段落,这应该是能够做到的,也是完全必要的,通过朗读关键的语句、重点段落,就能使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文的中心,从而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例如:在《哪吒闹海》一文中,通过让学生读“称霸一方”、“兴风作浪”、作恶多端“等词语来体会龙王父子的可恶,紧接着在让学生读一读”治一治“”出一口气“”决心“等词语来体会哪吒为民着想,敢与邪恶作斗争的精神。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就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再如课文《在大海中永生》一文,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在学生读流利的基础上,再通过指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进行朗读,把伟人离去时人们悲痛不舍的心情突出地展现出来让学生领悟。如第一自然段的“低低地、缓缓地、伟人、最后一个”;第二自然段的“呜咽、痛悼”以及后面的“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等,都是字字千钧,情境尽现,只有通过满腔深情的朗读方能展示文章的气势和抒发人们的深情,才能充分表达对伟人邓小平的永远怀念之情。有了朗读的蓄势,感悟的加深,情感的铺垫,至此,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了,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表达的语言流畅,感情真挚,达到了很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让感情在品味中流露。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理解品味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才会真情流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样的一篇课文,有的人读得声情并茂,有的人读得干涩无味,关键原因在于他们对课文理解的程度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如执教《蜗牛的奖杯》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自己读,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蜗牛得了奖杯后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通过“得意洋洋”启发学生想象蜗牛在获奖杯后的高傲自大,忘乎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读书,体味词语,在脑海里形成蜗牛得奖杯后的形象,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三、诗歌教学中,以朗读为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在诗歌教学中,应以朗读作为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而学生能否有感情地阅读诗歌是诗歌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学中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情感上受到神华。例如:朗读《瀑布》一诗时,要体现出瀑布的声态美、形态美、色彩美和它的气势磅礴,抒发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应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悦愉的学习中得到教育、受到感染
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朗读形式,这样既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又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受到深刻的教育和感染。
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个别读、小组读和齐读。个别读比较容易做到有感情地读。而小组读和齐读,既要读得齐,又要读得有感情,就困难多了,必须让学生经过长期地、艰苦地训练才能做到。对某些复杂的内容,可采取分合读的方式,在分合读时还可结合领读和轮读的方式进行。例如:在教学《石头书》一文时就可采取分合读的形式进行,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得活泼,又能充分揭示课文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
有的课文可采取分角色朗读,这样朗读既能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又能体现课文中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在教学《三袋麦子》一文时,可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进行。充分反应出小猪、小牛、小猴对一袋麦子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表现三种不同的品格,来理解课文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感染。 总之,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朗读过程中要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读中生情,读中感悟。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朗读训练中,要尽力去创造良好的情景,并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发挥情景朗读的特殊效果,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换朗读的调味品,使学生不断的有摘新果子的感觉,这样就能做到在多种多种形式朗读的过程中,教师不强加给学生任何情感,而是让学生真正做到边读边悟,入情入景,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情感。这是我对培养学生感情朗读地一点想法,一点体会,这是我正在努力的方向,也许很不成熟,也许有许多不当之处,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让我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