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刘焕华 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之一。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仍受着“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存在着教师为分数、升学率而教的现象,重知识轻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中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认为预习不可取,他们认为“老师讲的与书上差不多,听课成了浪费时间”、“预习后,听课就没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不能集中注意力,久而久之,造成了不好的听课习惯。”
2新课的引入中 “教师的直接讲述”。大部分的学生喜欢“从故事、创设情境、小活动引入课题”,不喜欢“由复习已学习的知识引入,让学生背诵、提问、默写的课一开始就死气沉沉,缺乏生气。新课引入中学生最害怕的是教师因为上节课的作业,测验不理想等原因,扳着严厉的面孔发火、责骂学生,说些刻薄的话,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产生恐惧感,这样沉闷、压抑的课堂气氛自然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学过程中全是教师讲述,学生“常常听着听着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 “全是教师讲述”是在诸多教学行为中最让学生反对的一项,教学本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多种信息交流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保持师生的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克服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形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4. 教师提问中,学生听不明白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很少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被指名回答时才去考虑、教师的问题无法回答及教师提“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都是课堂提问中的无效教学行为。
语文具有丰富的内涵,这种内涵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因此教学活动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表达,合作与交流的机会,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我以自身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学生是学习者、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三)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学生主动建构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操作对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学习者面对一个新问题时,必然先要求他们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在有了一定的想法和努力方向之后,开始尝试用一些方法展开探索。根据尝试后的结果,学习者还需准备在小组中交流的信息,这些环节是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必要环节,教师必须给予时间上充足的保障。
(四)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过程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真正的理解,而不是表面上的理解。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而要做到这些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则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为只要理解和关注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才能促进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五)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
(六)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学生在学习时,总是带有一定的情感的。这种情感的投入与学生学习该学科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密切相关。教师应语言幽默、有趣、生动,富有意境,多用鼓励性语言。
(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保护与张扬学生的个性,使课堂气氛和谐,公平客观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不袒护。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9 + 15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