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教学初探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教学初探
                                                                  夜春华     四川省攀枝花市
       计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有十分广泛的运用,在小学数学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在考试评价中,计算的比重之大也是显而易见的,从一张数学试卷的分值来看,涉及到计算的内容,一般占到百分之八十左右。但从学生的试卷来看,学生丢分普遍的仍在计算。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计算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比如:学生的书写习惯差,计算粗心大意,求快不求准,准确率低,重算法轻算理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数学这门课,由于它自身的严谨性,就容不得丝毫的马虎与粗心。因此,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对计算一丝不苟的态度。很多学生计算错误主要是学生缺少认真仔细的习惯。写字潦草,书写计算过程时乱涂乱改,常产生误看、误写 ,一些学生在抄写数字时把“6”写得像“0”,在计算过程中他自己都认为是“0”了。……。有的学生草算写得乱七八糟,一次练习或测验下来没有一张好一点的草稿纸 ,有的甚至直接写在桌面上,垫板上,甚至手心手背上。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经常出错。有一些学生只想作业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验。更有一些学生知道自己无把握全部正确,就依赖于家长代为检验,或等教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订正。  
        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认真。首先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求学生注意书写的间隔距离,不要让数字之间挤得紧紧的。还要注意书写时上下该对齐的一定要对齐。在草稿本上写计算过程也一定书写工整,格式要规范,要写得干净整洁。再次,要求学生算后仔细检查,许多学生在做完题后有许多错误,不作认真检查。其实许多题目只需要稍稍仔细地检查一下,就可以发现一些错误或失误的地方,通过检查完全可以改过来,但是好多同学都没有养成检查的良好习惯,造成了计算结果的错误。
      2、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应培养学生在计算时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对学生作业本上出现的计算错误,先不打叉,而画个圈,不指出他错在哪儿,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改正后,再打对号。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 
对学生在计算中的不好的习惯教师要及时纠正,严格要求,采取措施帮助他们改掉坏习惯。只有在教师坚持不懈的反复训练下,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能搞题海战,每天几十个、几十个的计算题做,不如花时间好好找找学生的计算错误的原因在哪儿,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学生计算时的一些坏习惯不改掉,题做得再多都没多大作用。
二、透彻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  
   1、计算教学必须算理和算法并重
     不懂算理,光靠机械训练也能掌握类似题的计算方法,但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要循“理”入“法”,促进计算技能的形成。首先,利用教具和多媒体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把抽象的算理具体化,化难为易。其次,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原有的有关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教学中多发掘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新知识就会在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生根发芽。
   2、注重计算的技巧性的教学。 准确牢固地掌握计算法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法则,一方面可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培养计算技能的过程。在教学计算题时第一步让学生先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开始 ,先审题,弄清算理,看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第二步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依据,以保证运算的自觉性和正确性;计算完成后要验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换个思路进行验算。熟练后可以省略某些中间环节,从而迅速得出结果,以提高计算速度。同时,教会学生建立错题题卡的习惯,可以起到预防错误再次发生的作用。
        三、精心设计计算练习,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水平
        数学练习是为巩固数学学习效果而安排的数学作业,学生通过适量、适度的练习题,达到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目的,要避免过量和机械重复。容易混淆的要对比练,通过对比,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经常出错的要反复练,根据学生平时计算中的错误随时登记,分析归类,有针对性地反复练,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设计数学练习时,应注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首先突出趣味性。往往一段简短的动画或是图片或是对话都能提起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设计情景,设计习题,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孩子们一定很感兴趣。其次突出应用性。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比如设计超市购物的情景,并出示了书包、薯片、衣服、彩笔、足球等学生非常熟悉的物品极其价格,让学生 “购买”自己最喜欢的两件物品,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都能较好的完成计算,课堂效果好。
    练习设计应该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到综合练习。还要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对一些学困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更要及时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在新课改的今天,一些老师认为课程改革降低对学生计算能力的一些要求,计算教学不那么重要了,进而大大地放松对计算技能的训练,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的误区。课程标准只是要求删除一些繁琐复杂的的计算,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反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其他方面数学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计算内容的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加强练习,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0 + 0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