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和万伟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是最基础的学习,从始至终小学数学都离不开计算。小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数学成绩。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有效的提高数学成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计算 能力 提高
小学数学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之一,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标》中要求小学生在计算方面达到“熟练”、“正确”、“会”三个层次。
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注意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打好计算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每位同学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首先,掌握方法。如:运用数的组成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凑十法,用乘法口诀直接求积、求商;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口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教给学生一些运算技能,不断提高口算能力。
其次,设定目标堂堂练。每节数学课,教师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口算本,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形式变换多种练。学生方面如:自算,自己找口算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能算对几题;互算,同学互相出题算,或一个同学出几个同学算,比比,看看,来提高口算能力;反复算,通过反复的练习,口算能力自然会提高。 教师方面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等等。
二、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在教学中,要注意估算能力的培养。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教学中应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此外,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则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
四、简便方法的灵活应用。
很多学生认为简便方法就是计算题的一类,在表明“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做,但是当同样的式子放在应用题中,学生就想不到用简便方法。如:对于38+75+62这个计算,放在应用题中,如:植树节,四(1)班种了38棵树,四(2)班种了75棵树,四(4)班种了62棵树,这三个班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学生很快的列出式子:38+75+62,然后按照从左往右的计算顺序把答案计算出来,用简便方法的学生很少。所以要让学生体会简便方法的价值,做到能简便尽量简便。此外,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则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比如25*4=100,125*8=1000等等。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认真审题的习惯。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2、积极验算的习惯。一些学生以为验算可有可无,其实不然。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例如,用估算可判断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在加法运算中和应大于每一个加数;在减法中,差和减数应都小于被减数等等。作为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编顺口溜:抄题写数立即查;计算时反复查;脱式时上下查;计算完毕整体查。
3、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 做到先复习后练习, 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以致家长的共同努力才 能见到成效。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只要我们认真挖掘教材,领悟《新课标》要求,多渠道开发小学生潜能,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0 + 2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