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探究法”——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许维明 贵州省黔南州
摘要:“主体探究法 ”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主体探究法 ”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材料,主动地探究发现,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在概念法则课、定理公式课、习题课的教学中,体现了学生参与发现过程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发现知识策略和方法的培养训练。下面针对概念课、定理公式课、习题课的“主体探究法 ”教学模式分述如下
关键词:教学改革 探究
在当今社会中,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它的内容思想和语言,已广泛深入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中,它也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因此数学教学应注重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教,学生学,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重视知识传授而不注重能力的培养。这种高消耗,低效益,旧的教学方法,制约了学生智力的开发,也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借鉴创造教育、主体性教育、合作教育等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启发式、讨论式先进教学方法,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验,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主体探究法”。
一、“主体探究法”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流程
导课——问题探究——深化探究——反馈探究——课堂小结——作业
教学环节
1.导课
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以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背景学习材料,以旧引新或联系实际,设置疑问,巧设悬念,引入课题,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之下,激起求知欲望,探求知识。
如:第五章的第二节,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同学们看这样一个问题,张明同学到集市上买香蕉和苹果,共8千克,付款32元,香蕉售价5元/千克,苹果售价3元/千克,问张明同学香蕉、苹果各买了多少千克?解决这个问题有几种方法?你会解决吗?
方法一,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
设买了x千克香蕉,那么苹果就是(8-x)千克,则5x+3(8-x)=32,这个一元一次方程你会解吗?能求出x的值吗?显然同学们都会解。
方法二,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 x+y=8
设买了x千克香蕉,y千克苹果,则 5x+3y=32
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你会解吗?能求出x、y的值吗?
显然同学们不会。
那么如何解二元一次议程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问题。
2.问题探究
⑴教师围绕学习目标,以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为出发点,设置问题或习题。
⑵教师组织或引导学生探究设置问题:或做练习题。
⑶探究方法①学生自己看书,独立思考
②查资料或参考书
③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④请教老师
如:仍以导课举的例子为例。
方法一,列出一元一次方程5x+3(8-x)=32我们会解
方法二,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x+y=8
5x+3y=32
我们不会解,同一个问题,你能不能想办法将上述二元一次方程组化成会解的一元一次方程5x+3(8-x)=32?请同学们:
⑴自己看书,独立思考。⑵同学之间相互讨论。⑶也可以请教老师。
此时教师巡回,予以指导、启发、帮助,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解决问题,使数学的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深化探究
合作达标,深化目标,以检查学生自己学习,自主探究的效果。
⑴解决设置的问题或习题。
⑵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
⑶教师予以启发、引导、帮助,使学生进一步探究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总结规律。
如:仍以上例为例。学生自探,同学互探,教师帮助,解决了探究的问题。因此让学生解出方程组 x+y=8
5x+3y=32
求其解。再让学生解方程组 3x+2y=5
y=1-x
通过解上述两个方程组,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代入消元法,以及用这种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并且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4.反馈探究
反馈探究要融合在深化探究之中,通过反馈练习题,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探求知识,培养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5.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想或同学互相讨论,总结本节课重点、难点、学习目标以及规律性的东西。
6.作业
作业布置要恰当,要为学生提供不同水平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4.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主体探究法”借鉴创造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了创造教育,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材料和联系实际,巧妙导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教师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看书,独立思考或同学互相讨论,这样就使学生在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5.“主体探究法”真正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主体探究法”借鉴主体性教育理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中形成的,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也真正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总之,“主体探究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验,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今后课堂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实施探索,使其更加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