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陆新梅 山东省乐陵市
卡耐基说:“生活在当今时代,在个人的成功中,技术和能力的因素只占15%,而交际和口才的因素却占85%。”初中学生如能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就能为他们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口语交际训练的可行性,它的人文性决定了口语交际训练的必然性。
一、结合社会热点,给孩子搭起说话的平台。
信息通讯以及媒体的提高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更让孩子眼花缭乱。为了让孩子有选择性,我布置孩子们利用课下时间听新闻、看新闻,第二天利用晨读时间,让孩子们分小组上台说新闻,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比如:去年,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颁奖晚会时,我组织本班孩子举行了《班级最感动的人和事》活动,孩子们自己写、自己说颁奖词,获奖的孩子还要当场说获奖感言。这样一来,既锻炼了写作,还练就了口才。
二、结合教材特点,给孩子进行有序的训练。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册都穿插安排一些知识在各单元中,如提问、讨论、朗读、背诵、复述、讲演、看图说话、口头作文等,刚刚启用的新教材,更把口语交际作为单列内容从阅读和写作中突现出来。如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是: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话要态度大方,口齿清楚;第二单元是:说话要真实,要实在,要说得清楚简洁;第三单元是:说话要有条理……所有这些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主要依据。教师应当对语文课文中有关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系统地加以介绍,根据教材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有序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初一年级:由于处于中学低年级,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们对语文学习有极大的热情,结合教材,以讲成语、寓言故事、简短的诗歌为主要内容,并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声音洪亮、神情自然大方;故事内容有详有略,引起共鸣;富有情感,有声有色。
结合其活动内容,我组织了许多的听说训练,如《寻觅春天的足迹》主题单元,我采用了说成语(好友春的成语)大比拼,背诵诗歌(含春的诗句)大比拼,自己说春天等等形式。结果,在活动中涌现了一批善于表达的小能手,在班级、学校的各种大型活动中担任小主持人,声情并茂,获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初中二年级:开始进行诗歌朗诵的训练,培养了学生欣赏品读诗歌的能力,达到一种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初三年级:学生辩论赛 结合教材,老师给出辩题,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老师给予帮助指导。
三、立足课堂实际,给孩子多频次的表达。
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在讲读课中,师生的双边问答活动是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大胆改革教法,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口语训练,做到每课各有侧重点,每节都有训练点,把口语训练和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讨论培养学生表达的勇气。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表达的愿望,课堂上老师除了鼓励学生外,还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为了循序渐进,我一般在语文课的第一学期,多安排一些多人参加的讨论与座谈会。讨论的做法是:选择一篇重点文章,结合课后思考练习,再提几个问题。先由同学个人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每一小组交一份书面答案,下次上课时老师再分析答案并公布小组成绩,每个小组的分数落实到组里每一位同学头上并作为平时重要成绩。
讨论是最初步的表达能力锻炼,主要是考虑在学生还不适应当着老师面表达观点时, 对着同学们则自然得多,因而同学们还是非常愿意接受这一种方式,七嘴八舌,气氛相当热烈,由于一组只交一份答案,有时还要经过激烈的争论。这种方法,效果是明显的。至于座谈会,我把它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趣味性”的,另一种是“专题性”的。第一种是指全班同学之间相互提出一些问题,即兴回答,由于限定的范围是生活小事而不是严肃的课文内容,因而班上气氛空前活跃,同学们你来我往,有时精彩,有时幽默,博得阵阵喝彩。很能锻炼临时反应能力。这样的座谈可安排多次,但时间不必太长,二、三十分钟即可,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融洽了师生关系,一举二得。再说“专题性”座谈会,这往往是针对课文上的相关内容,如人物的性格,结构的安排,作者的意图等,请大家踊跃发言,重视不同意见,鼓励分析上的另辟蹊径,老师只发表个人意见,不搞标准答案。让学生形成一个只要大胆说就是成功的印象,这对于培养表达的勇气至关重要。
以朗读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语感。 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它们都可以成为口语训练的经典材料。而朗读是学生口语表达的基础, 它既能让学生积累规范的语言,又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到规范语言的价值。我们 可以让学生听录音、教师范读,通过把握语音轻重高低的变化、处理节奏快慢,尽力做到字正腔圆、流畅通达、声情并茂,进而感受语言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 感,学会表达语言。
以复述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复述课文是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 中的重点语句,把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教学时,可根据课文 内容、体裁特点、学生的实际和口语交际要求,确定复述的内容和形式:既可以 复述段落,也可以复述全文;既可以详细复述,也可以简要复述;既可以按照原 文复述,也可以创造性复述。复述课文要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复述时要 按照一定的顺序,突出重点内容,详略得当,还要有条理、有感情,尽量使用课 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典型句式。
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孩子们打开了思维,也练就了口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