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与教书育人
                                                       语文教学与教书育人
                                                                    蒙成芬   贵州省黔南州
【论文摘要】: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拼搏进取、勇敢顽强、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的高尚意志品德和心理素质,这是社会的需要,新一历史时期的要求,决不能忽视。
【关 词】: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教学、指导思想 、作用。
育人离不开思想品德教育,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只有加强语文课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它也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教书育人,如何搞好教书育人呢?下面浅谈一下自已的几点看法。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教书育人
1.教师的良好形象。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因此,教书育人,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是教育内容的传授者和表现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观察、了解教师的过程。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同的作用,所以教师的为人师表尤为重要,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一点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千方百计组织好教学,学生只有佩服你,才能尊重你,信服你。主动接近你和求教你,才有教书育人的效果。
2.情教结合,以情感人。语文课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和知识等的心理交流。教师要以真诚的感情去教育学生,才能使师生之间产生积极的感情交流。这样,思想教育的内容在学生的良好情感的催化下自觉、愉快的接受和执行。思想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3.坚强的意志,是指学生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过程中为克服一切的阻力和困难所需要的努力,意志是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坚持共产主义道德行为需要与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和行为的斗争。遇到个人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需要抑制个人的愿望,服从集体利益。这些都需要坚强的意志。
4.道德行为习惯,是学生一定的道德信念情感的指导下所采取的行为。它是衡量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高低的标准,也是以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就是常说的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言行一致才能算上有好的道德品质。一般来说,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开始的,沿着知.情.意.行,最后形成自觉的道德习惯为终点。
    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与威信,对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教学心理气氛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威信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情感需要的满足,教师要想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就应该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崇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关心、体贴学生的美德,这样才能达到情感融洽、思想交流的目的。同时,教师要严格的要求学生,合理善意的疏导。
总而言之,具体化、形象化地进行教育引导,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所以应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教育活动中去。
从教育与道德的关系来说,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勇敢的意志,活泼愉快的心情,勇于胜利和不怕困难的品质。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思想从一定的重智轻德的模式中走出来。同时推进了社会主义的人才是由思想品德和知识才能两个基本构成的,而且强调在这两个方面思想品德对知识才能是起着领导和统帅作用的。
二、遵循三条教育途径
   1.结合教学课堂常规进行教育。语文课堂常规是在教学中必须遵守的要求和措施,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这就是向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和思想品德及安全教育的过程,教师应严格执行课常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2.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育。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的各种教育因素,吧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
   3. 结合组织教法进行教育。运用教学教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意识行为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利用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切实做好育人教育。
      另外运用典型事例进行思想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先进人物,磨炼意志的事例教育学生,这对学生道德品德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运用四种教育方法
   1. 思想意识教育法。思想意识教育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切实的理解教育的意义途径及效果。动员学生的主观意识,自觉地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 .说服教育法。教师通过讲解、评论和个人谈话等形式,阐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引导学生明确是非观念,提高认识,遵守课堂纪律。运用说服法,鼻血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有实施一句,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以理服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表扬鼓励法。教师要及时的表扬和赞许学生在课堂表现出得良好思想行为,树立正气,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榜样教育法。模范榜样对学生有很大的鼓舞力,用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对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认识,培养他们的良好情操,养成优良的品质和行为有这特殊的作用。榜样教育要着重于学生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有利于模仿学习。
   利用多种途径思想教育,在教学步骤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灵活运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如说服教育法、典型榜样法、评比法。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针对学生实际,实事求是,使学生乐于接受。既要有面向大多数学生的一般要求,又要有区别对待。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寓育于学,启发自觉,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还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助手”的作用,调动积极因素,很好地、全面地“塑体”“育人”,认真设计好教材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语文课堂的全过程,完成一位“工程师”所应该完成的光荣任务。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将来负担这建设祖国的重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有机地结合当前的实际,针对学生思想状况及行为表现,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教育,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道德品质教育的作用,要更好的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作者简介:施国刚,男,1976年生。1997年毕业于哈尔滨市呼兰师专,同年参加工作,一直在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五中学任教。199812月,专修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获得本科学历。由于工作表现突出,教学成绩优异,曾获得“哈尔滨市呼兰区记大功”“哈尔滨市呼兰区科研骨干”等称号。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0 + 5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