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区域活动的点滴体会
陈艳芳 陕西省商洛市
随着幼儿园区域活动价值和功能日益凸显,许多幼儿园打破传统的空间布局,为幼儿设置各种活动区,给幼儿的主动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可能。因而,活动区的创设就显得格外重要。其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够让幼儿自由选择,便于操作和大胆探索,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我们积极组织创设各种区域,围绕“小区域大发展”这个主题开展区域活动,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让我对区域活动的设置、组织指导由远到近,由浅到深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什么样的区域更“适合孩子”
区域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娃娃家、医院、银行、美工区、益智区、建构区、烤吧、饮吧、邮局、法院、快乐大巴、表演区……..等等,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与要求,区域游戏活动的创设也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例如小班的孩子入园不久情绪不稳定,没有安全感,实际操作能力较弱,设置“娃娃家”“美工区”“益智区”让孩子感受到幼儿园就是我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果区域活动设置为“银行”“邮局”对3岁的孩子来讲那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换算对他们来讲有点“拔苗助长”。
二、什么样的区域才能让幼儿“玩起来”
现在创设好的区域一个一个的放在那里的现象普遍存在,怎样才能让幼儿玩起来呢?其实教师在创设区角的时候就构思好了区域中呈现的情景,不同的角色爸爸妈妈、歌唱家、舞蹈家、导游、售货员、医生、护士将会在这区域中上演,孩子会玩的不亦乐乎。可实际上孩子进入区域后,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玩,把提供的材料看看翻翻,一会就没有兴趣了,不愿意再在区角里玩,很快就出来了。例如:在表演区,漂亮的舞台、一件件乐器,一套套服装、都展现在眼前,好一点的情况孩子可以摆弄着乐器,拿着话筒试着摸索,却不知道怎样玩,一会就没兴趣玩了。难道孩子们对这不感兴趣吗?为什么玩不起来?那什么样的区域能让孩子玩起来呢?我认为,区域的设置首先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其次投放的材料要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水平;第三区域活动的规则、要求要让孩子明确。只有让孩子对区域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次能使孩子在区域活动中玩起来。如:教师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教会孩子认识简单图谱、乐器,会自己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动作,有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做基础,再在表演区里玩,就会得心应手,玩的不亦乐乎。例如在表演区播放歌曲《小红帽》,孩子们根据已有的故事经验,分配角色,教师告诉孩子乐器的使用方法、提供简单的节奏图谱,教幼儿穿合适的服装,再播放出歌曲,孩子们唱的唱,敲得敲,跳的跳,孩子们在活动中找到了自信和快乐,一台演出就这样上演了。
三、什么样的区域才能让幼儿“动起来”
幼儿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在区域游戏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思想才会有行动,每个区域的活动都是分组进行的,在现实工作中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也不容忽视,又要分组,又要有主题活动,怎样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让孩子“玩起来”成了老师们组织实施活动的又一途径,例如开展“快乐的节日”主题活动,活动室又设置的有娃娃家、美工区、快乐大巴、表演区、益智区等区域,可以创设一个情景: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这可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我们想一想你会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呢,然后根据幼儿的想法分到各区域之中,在表演区,孩子们可以为自己唱一首歌、编排一个舞蹈、敲出自己快乐的节奏;在娃娃家,孩子们扮演爸爸妈妈陪孩子在家里做亲子游戏;在美工区,孩子们为小伙伴们做节日的贺卡;在益智区,孩子们来一场高手的对弈;还可一起坐上“快乐大巴”领略故乡的好风景,这样孩子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同一个主题活动,看似分散实则给了幼儿不同的活动途径,老师给予适当引导孩子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么有趣的活动形式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区域游戏活动的组织开展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也是给孩子快乐的童年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在小区域得到更好的发展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经验找到让孩子正真需要的区域游戏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