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激发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
                                                   激发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
                                                              刘经国 新疆喀什地区
摘要:中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的重要时期。本文从终身体育的涵义和特征,中学体育在终身体育的重要意义,中学体育兴趣的培养方法,以及如何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终身体育意识 运动兴趣 体育与健康课程 体育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兴趣就是个人对体育特殊的、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人们从事体育实践最强有力的动力。体育兴趣的培养,对于全面贯彻和实施新课标的要求,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健康为快乐之本,经常加强体育锻炼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为学习、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我在进行体育教学期间,始终怀着饱满的热情,一方面做到每节课课前备好课,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创新,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终身体育锻炼的价值。另一方面积极学习,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策略,并把学到有用的东西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用心去领悟教育教学理论观点,吸取精华,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主动思索真心探讨,不断充实自己,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在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缺乏学习兴趣,缺失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这就影响了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和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中学时期是生长发展的关键期,如何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动机,是体育课堂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当前中学体育的现状来看,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应从以下着手。
一、激发体育需要,唤醒学生的兴趣
要激发学生兴趣,前提是必须要让学生了解体育课的意义,明白其需要。需要是兴趣产生的基础,只有对体育课产生需要,才会积极地、自觉地参与。因此,在理论课中引导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身体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根本。特别是让他们懂得适量适时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健美体形、还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养成优良品质,从而唤起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和需要。
二、精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兴趣
影响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内容。以往体育课大都强调增强学生的体质,如今则要增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精选教学内容,做到从学生的爱好、兴趣、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学生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体育教师在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项目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如男同学对球类和竞争性较强的项目足球、篮球感兴趣,则引导他们积极竞技;而女学生则对趣味性较强、动作优美的艺术体操、武术、排球等项目感兴趣,则指导她们科学训练。
三、革新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小学到中学的体育教学,一直都是重复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动的,强迫的。这种“齐步走”的教学方式,师生反感厌烦,特别是进入高年级,因训练强度增大导致学习效果明显下降,部分学生常尝到失败的滋味,故而难易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大胆创新,真正发展学生个性,形成自己的特色,养成终身锻炼体育的习惯。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可做以下尝试。
首先,注意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够诱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改变原有学生被教师任意操纵,实现主客体充分协调,达到学生乐学、爱学。
第二,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要求。教学过程中,以打基础为主,基础学好了,他们就会要求学习较难技术。再次、通过竞赛活动,获得成功体验,能有效地培养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第三,从原有的增强体质为主动转向强调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培养个性。教学中因地制宜,结合学校师资、场地、器材,合理安排好教学,避免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杜绝“放羊式”教学。紧紧抓住学生求知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爱好正确引导启发,不失时机进行运动技巧技能、竞争意识及思想品德等教育教学。使学生乐中有苦,苦中有乐,并达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学生的体育习惯创造有利条件。
 
四、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
 
  体育运动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有效手段,在人的一生中都必须选择不同的身体锻炼的形式和内容,以增强体质,延缓生命衰老,人的健康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体质的强与弱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不进行锻炼,强的会变成弱,经常有规律地锻炼,弱的可以变强。只有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才能长久地拥有健康的身体。学生在学校,学习是主要任务,也是每天的主要活动,成绩的好坏与大脑的工作效率有密切的关系,事实证明体育运动可以使大脑保持清醒,工作、学习效率得以提高。体育活动能使人产生成功感和愉快的体验。体育活动对于个人的自信,自尊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明显降低紧张与焦虑情绪。体育与个性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体育运动可以对良好的个性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现代运动心理学表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渐降低强度,激烈的情绪状态往往在体能的消耗中会逐渐减弱,最后平静下来。
五、激发运动兴趣,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兴趣和爱好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也是有效学习的保证。学生有兴趣参与的活动,一定要给予热情的支持和指导,反之,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任何活动都会让他们感到乏味。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体育习惯是指通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能促进身体发展并达到愉悦情感的行动方式。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教师就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晓之以理,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意志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当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初步形成后,要根据他们的实际,不断提出新要求,使之逐步得到巩固。
 
总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教学中耐心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最终使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利用相关体育器材和设施,积极开体育展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每日体育课间活动在一小时左右。让学生们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体育锻炼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方法、方式很多,只要我们认真的研究、实践,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更好的可行性办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的更高认识,从而达到“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最终目的。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0 + 13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