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拓展学生作文思路
魏义波 四川省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中的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上作文课是得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寻找一系列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教学思路和训练方法。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长期坚持探索和求证作文教学手段,时时关注学生心理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拓展学生作文思路,一切从学生语文发展出发。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拓展学生作文思路是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奠定一个必备的强有力的基础,才能全面地发挥其思维的创造力,才能拓展学生作文的思路,在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坚持全面批改并公正评价每个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发现了很多问题,从中我认真反思、总结、归纳出学生作文难,即使写出一篇作文,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点是(1)假、空、不切主题;(2)有克隆他人作文语句;(3)东拼西凑,移花接木;(4)写作规律模糊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就其原因是学生不喜欢阅读,对美词佳句积累太少,找不到作文的素材,就怕写作文以至厌烦作文。我发现问题后,首先想到的是沟通学生,消除学生的为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心理上扫清学生的写作障碍,增强自信心;同时要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真诚对待学生,这样能极大地鼓励学生树立提高作文质量的自信心。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水,文章就如溪水,泉水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不停。”这句话就深刻地提揭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因此,我时常提醒学生学会观察留心生活,捕捉作文素材,架起主次先后,整体分部、空间方位等的作文结构,然后把自己所见、所听、所感,通过艺术加工,这样写出的作文就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才能走出作文困境。
万丈高楼从地起,学生解决了作文时的心理负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这样的坚实基础,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作文的思路得到了拓展。于是我就着手阅读与写作教学活动来强化学生拓展写作知识面。写作素质来自于生活,作文内容的丰富,、生动、形象,教师就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和参与各种校内外有益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培养和扩展他们的思维想象力。例如《乐山大佛》(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这篇文章条理清晰、语言朴实、情感流露自然、真实,表现出了古代石匠的智慧与技艺。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同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大佛的宏大气势。通过学生的阅读,更感受到了乐山大佛的确不仅是一件宏大的石雕艺术珍品,也体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技艺的结晶。之后,我又把教室外的一座山引领学生观察、认识、体感与“乐山大佛”的不同,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形成文字记录下来?经过合作探究,学生的思维有创造力,有了升华,作文就能水到渠成,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比以前有了诗情画意,害怕、厌烦作文的心理障碍被清除了。
一个名人说:“写作,来源于生活,比生活更集中,更典型。”我便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留心自己每天的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人和事。要求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语文学习,指导学生多做、多练、多积累词语,多去了解写作手法和写作规律,多与同学交流,用心灵去体会,去创造,去感受生活,获得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发现了生活原本是这样妙趣盎然,写作的材料就会取之不尽。思维能力的培养,源于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回想过去的作文教学,一味以教材知识顺序进行,虽然遵循了课标,却要求学生的写作不严格,却不利于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对写作文的兴趣。作文课应以学生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例如,我在教学《威尔逊出游》一文时,就运用思维的创造力让学生们想一想妈妈该怎样做?威尔逊去山里野营,妈妈发现他少带了衣服和手电筒,但并没有提醒他,而是等他在野营时感到难堪之后才引导他认识,使得他在今后不会忘忘拿东西。首先,同桌讨论,各自发表意见,集思广益,最后弄清问题,促使威尔逊在今后不会忘记拿东西了。经过学习、讨论,使学生明白了做事要有计划,要细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的道理,同时理解到了妈妈为什么没有提醒他。文中还有一个不能忽视,那就是描写威尔逊自信、聪明、自己又有些马虎的少年形象也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接着我便启发学生在写作文时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找素材,要求学生热爱生活、感悟生活、品味生活,指导学生多思考,比练习、多看书,多积累美词佳句,在写中去体会、去创新、去感受,用心灵去操作,在积累中获得丰富多彩的材料。这样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能写出自己满意的作文。
写作课主要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作文,例如,我在教学《华山的险》(小学四年级下册)一文时,就采用了思维的创造力,诱发学生展开想象“险”,抓住“险”这一特点,给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华山非同一般的险。“峰险、路险”,天空在峰林的争雄世界里也变为一条线,接着直写其山路变形,蜿蜒,进而到无路,别有天地。“险”得够味,是名副其实的“天下”险,这是作者抓住了两个地方,一是游人谈“险”色变处——苍龙岭,沟深深,山风之狂;二是老君犁沟,路狭窄、路斜,两边空荡荡。从作者描写“险”中,让我们神态紧张,动作小心的感受,教师结合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引导他们赏句、品词、想象,让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构思艺术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中。与此同时,让学生学会文章的写作顺序,掌握写作特点,体验作者表情达意的妙处。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流畅力和对事物分析、判断的敏锐力。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挖掘学生的自身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思维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写作思路,让他们的思维和智力丰富地发展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