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李向荣 四川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是教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他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骨干。加强师生和谐关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我在工作中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坚持教育方针,遵循课标宗旨,恪守与学生沟通、协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与时俱进,以创新性思维来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师生间的关系决定着班级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教学与教育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了师生伦理和师生情感的关系。当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传统是老师说了就算数,学生的任何想法就无法可说,也就早许多老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力,特别是侵犯学生人生方面(体罚)的权利和自由以及退学等。忽视、侵犯学生的权力,必然会导致师生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紊乱。师生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紊乱,还表现在教育中,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这以表面上看是教师事事关心,实际上是忽视学生的独立性,不让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不论是侵犯学生权利还包办代替,都不是恰当的师生伦理关系。
教育方针要求我们结合时代的特点要致力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就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第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师生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这就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也要想到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重和幸福感。
第二,要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法制意识淡薄,认识不到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侵犯学生权利现象屡屡发生和广泛存在的内在原因。所以,教师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也要加强教育制度伦理建设,使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明晰并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定,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第三,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即一种具有道德纯洁性的特殊社会关系。作为教师就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御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积极性和能力。同时,也要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而为师生关系的纯化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
总之,师生伦理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师生和谐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真正使师生关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师生情感关系问题虽然比较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做了些探索,但是,从整体上说,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令人满意,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少沟通的现象比较突出。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宝贵的动力源泉。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需求。
多年的教学工作,特别是新时期的教育教学理念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爱戴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主要有:
第一,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呵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弱差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切实帮助弱差生。
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通过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活动,让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引力,这一关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组成。
第三,要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爱岗敬业的热情和对学生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
总之,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且也是转变学生思想的开拓者,在新的时代教育教学中更需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这也需要教师全身的真情投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自我个性,才有利班级地良好推动学风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