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崔海红    陕西省
【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觉地按照“文道统一”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衡量语文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所以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德育的潜在优势,融于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中,达到“以情感人,以德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渗透  情感教育 作文教学 实践活动
【正文】
老教育家徐特立曾说:“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觉地按照“文道统一”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衡量语文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所以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德育的潜在优势,融于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中,达到“以情感人,以德育人”的效果。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下面我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在作者简介时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中的作品大多是名家名篇,这些作家不仅作品为人们所称颂,他们的人品也令后人敬仰,因此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如在介绍《筑路》这一课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时,我告诉学生,奥斯特洛夫斯基年轻时参加苏联红军,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斗争,受伤后转到劳动战线,由于忘我的工作,积劳成疾,最后导致瘫痪,后来双眼失明,脊椎硬化,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摧毁他坚强的革命意志,他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终于创作了世界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应该学习他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和意志,去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
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一个人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鉴赏的深与浅,对文学语言的把握能力很重要,只有仔细地分析作品的语言,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如《背影》中写车站买橘时父亲行动句子中选用的“探”、“攀”、“缩”、“倾”等动词和“蹒跚”、“慢慢”、“努力”等形容词,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细细品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父亲年事已高、行动诸多不便等特征,读中悟出父亲深挚的爱子之情。所以这个“背影”给学生留下了最难忘的印象,这“背影”中凝聚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也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切的感激与怀念之情。我带领学生咀嚼这些词语,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力,同时也把立体的人物形象、父子之情渗透到了学生的心灵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再如,学习的《芦花荡》和《最后一课》时,要学生理解遭受侵略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一步激起学生积极向上、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情思。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时,让学生在充满母子亲情的篇章里,体会人间真情,激发爱亲人、爱生活的情感。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三、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大都是以学生的语文学习为起步,学生语文程度的高低常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素质教育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德育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出发点,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落实德育的要求。首先,作文的命题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应重视命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确立积极健康的写作思路,启发他们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其次,如何引导学生判断是非,区别荣辱,分清好坏,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使其认识逐步靠近真理,使其感情逐步走向健康,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锻造和锤炼。另外,作文是对生活的反映,所以教师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就应该视作德育的过程。如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去观察感受大自然。学生在草地上漫步,在花下徘徊,直接面对大自然,会产生创作的冲动。记得春暖花开季节,我布置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同学们写出了《聆听春天的声音》、《春天的味道》等作文,即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在庆祝祖国的生日时,我常常布置一些描写祖国、家乡变化的作文,可以让学生通过今昔对比来突出祖国、家乡面貌的日新月异,可喜的是大多数同学能在结尾处画龙点睛:党的政策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同样能实现既培养作文能力又实施德育教育的目的。最后,在作文批改中,不要眼睛只盯在语言形式方面,而要高度重视思想内容方面,要十分注意学生作文的思想内容是否健康,主题是否有积极意义,选材是否实事求是,认识是否正确,知识是否准确,然后恰如其分地进行引导。如学生的作文《被训后的滋味》和《失败后的滋味》,都讲到老师和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总之,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如我校创建“绿色校园”活动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等,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中国梦,我的梦”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书画比赛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参加“传统文化”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的意识;利用体育运动活动,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表扬,激励学生,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远大志向,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并将它化作学习的直接动力。
总之,教育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作为语文教师,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中都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效的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样让学生既学到了语文知识,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陶冶了情操,培养了良好的思想品德,从而使他们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朱会芳. 魏来成《新一代》2014 年第 03 期: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房丽娜.《素质教育 教育科学》 2013年第2期周刊:试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张宏.《中学教学参考· 语英版》2013 年第12期: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王瑶.《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年8月第8期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李芳琴主编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1 + 14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