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电工基础》的教学质量
雷荣 陕西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巧妙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中去,为讲授新课打好基础。新课导入方法有多种,在教学中笔者体会到有两种方式对激发学生兴趣最为实用有效。
第一种,生活导入法。技工学校学生普遍认为《电工基础》课程概念多,内容枯燥,难理解。但也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如果能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导入新课,就会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心理,学生接受知识也会事半功倍。例如“电能和电功率”这一节,可以这样导入:电流通过电炉时,电路会发热;电流通过电灯时,电灯会发光;电流通过电风扇时,电风扇会旋转等。通过这几个生活实例来说明电流做功能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从而为引入电能和电功率埋下了伏笔。通过这些身边发生的事,激发学生兴趣,在接受知识时也会容易的多。
第二种,演示实验导入法。采用新颖生动的演示实验导入新课,可形象直观地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得到初步的感性认识,引发学生思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电容器充放电”时,教师先做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演示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到实验现象后,教师就适时导入:“电路中的开关在闭合和断开的瞬间,灯泡为什么会变亮?而开关在闭合和断开之后,灯泡为什么又会逐渐变暗进而自动熄灭呢?这样学生就会带着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主动地融入到新课教学中去,再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寻找答案。通过演示实验来进行教学,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巧妙利用类比法,突破重难点
《电工基础》中有些概念、原理比较接近,学生容易混淆,在讲授时,以类似的旧概念作类比,消除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恐慌,有助于理解概念。一是概念的形象类比。把抽象的未知概念与日常熟悉的事物或已掌握的知识类比,加强未知概念理解。比如电源(电动势)、电压、电位、电流与抽水机、水位差、水位、水流类比,可使抽象概念形象化;讲磁路的基本概念时,以电路基本概念类比,做到既顺理成章,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二是定则定律的类比记忆。比如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两者很相似,学生往往难分 “左右”。通过比较,学生只要记住,左手定则是因电而动,用来判断电磁力的方向;右手定则是以动生电,用来判断电流方向,这样看似易混的定则也能清楚分开来。三是复习中类比的作用。在学习纯电阻,纯电感及纯电容交流电路时,学生很容易混淆电压电流关系和功率的计算。
三、巧设疑问,活跃课堂气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教师循循诱导,层层深入,灵活的创设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如:“电磁感应现象”一节,设疑引入:既然电能产生磁场,那么磁能生电吗?接着进行实验演示,指导学生观察。具有趣味性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在感觉层次上感受,但要掌握知识,重要的是思维层次上的感受,实现具体向抽象的提升。接着一环扣一环地提出问题,设计问题如下:(1)实验观察到灵敏电流计G指针偏转,表明了什么?(2)磁铁插入线圈内,线圈中存在什么特殊物质?(3)磁铁插入线圈后,线圈中也有磁通量,为什么不产生电流?(4)线圈回路中产生电流的起因究竟是由于磁铁和线圈的相对运动,还是由于线圈内磁通量的变化呢?短短的几个似懂非懂的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学生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倾刻活跃起来。教师所提问题有针对性、有坡度、富有启发性,作适时的点拨、提示,唤起学生的解答欲望。通过提问,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积极活跃的、有趣味、有创意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四、重视复习,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复习”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积累、衔接、转化与迁移知识的一种途径。巧妙合理的复习,可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电工基础》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选用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归纳小结式,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时,以简练的语言对授课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概况复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重点,理解难点。对条理性强的章节,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二是例题练习式。在授课内容讲解完后,教师给出一至两道可以概括课堂教学内容的典型的习题,通过学生练习和教师讲解,达到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三是前后照应式。针对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时提出或设置的问题,在授课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在教学结尾时照应式回答问题,使课堂教学有呼有应,教学过程完整规范,加深学生掌握。还有比较复习法,前面已经叙述,这里就不再复述了。通过复习整理知识系统,掌握知识联系,总结知识规律,有助于知识的迁移,提高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技工学校的《电工基础》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要注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自己从实践中发现规律,进而运用规律反过来指导今后的学习。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胜任将来的工作,并且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李书堂.《电工基础》.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3]朱荣欣.《教师岗位培训教程》.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朱良才.《课堂教学实用艺术》.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3]张萍,金文力.“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提问能力.学科教育.20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