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关于学生评价的思考
                                                         关于学生评价的思考
                                                                 潘维香  云南省
说起学生评价,每一个老师都不会陌生,从走上讲台的一天起,我们就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学生评价。一句称赞的话语,一个责备的眼神,一朵表扬的小花,一份检测的试卷……都是对学生的评价。我们都会评价学生,但我们的评价是否有效,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课改工作经历了十年多时间,全国各地课程改革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各项各类培训和新理念的宣传可以说相当全面和到位了。但深入一线走一走,大家不得不承认,实际运行中的教育并没有发生预想中的根本变化,很多老师表面上似乎已经转变观念,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又是“涛声依旧”,依然在为考而教,相对应地学生也就在为考而学。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很多原因,其中关于评价问题就是一个重点。如何改革评价制度,提高学生评价的实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确教育目标,改变评价内容
如果有人问我们“你是干什么的”,我们往往会回答“教书的”,如果再问细一点“你教什么”,我们往往也答“我教语文”、“我教数学”。其实,我们不是在教书,而是在教孩子。书只是我们手中的工具,教书也只是我们教育人、培养人的方式之一。新课改突出“培养适应时代的人”这一本体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方向转变。也就是说,新课改的使命就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大纲和教科书上规定的知识,而是要使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坚持育人为本,把教育的公益性放在首位,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也就会从过分关注学业成绩,自觉地转向注重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潜能。
二、走出传统误区,共享评价经验
评价功能甄别化。传统评价具有较强的甄别功能,把考试与评价等同起来,通过考试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在这样的过程中,只有少数成绩好的学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大多数学生都是失败者。
评价标准主观化。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批评和指责往往多于表扬,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主观臆断地对学生拟定一个评价的统一标准,对达不到标准或偏离标准的言行举止常常轻易地提出批评,甚至挖苦打击,总是看不到学生的优点。
评价方法数量化。传统评价中,过分强调量化,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被抽象成一个个僵硬的数字,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被简化为可能的几个数量,教育的复杂性和学生状况的丰富性泯灭于其中。学生不但真实水平得不到全面反映,而且创造性和个性品质也遭到扼杀。
评价主体单一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应该以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的评价中,依然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是被动接受评价的客体,而不是参与评价的主体。学生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使得这种单方面的独立的评价少了全面性而多了片面性,少了民主性而多了独断性。
针对传统评价存在的种种问题,课改中出现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如宣威市西宁中心学校尝试使用的成长记录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都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既注重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又注重学生非学业性内容的评价,让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
三、关注进步发展,遵循评价原则
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做到关怀孩子做人,关心孩子学习,关注孩子心灵,关爱孩子健康。在对学生评价时,我们应该遵循全面性原则,既要关注学生的学科发展水平状况,还要关注学生的基础性发展状况;既有终结性评价,又有过程性评价,让评价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过程。评价还应遵循“三多原则”,“三多”即“多维化”、“多元性”、“多样化”。在评价时,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全面描述并记录下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找准努力方向。
有怎样的评价,就会塑造出怎样的学生。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评价,要求通过多种评价工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综合多元评价内容。不管方法怎样,评价的目的应始终定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同一个学生,换一个人、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视角,展示的都会是不同的形象。美国学者加德纳认为人类有八种不同的智能,由于每个人拥有的智能不同,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只要给予恰当的鼓励、机会、环境和教育,几乎每个人的所有多元智能均能达到相当高度的发展,而且可以远远超乎我们所预期的境界。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些话明确告诉我们,任何一只“丑小鸭”在不久的将来,都有可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我们教师要有宽容博大的心胸,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慧眼,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尽量发挥潜能,走向成功。
四、继承创新并举,活用评价方法
评价工作中,我们要认真把握每一个环节,注意评价过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特别是在学习别的地区或学校的经验时,一定要领悟其相应的理念、原则、背景及其局限性,否则就会出现表面化或形式主义的现象。例如,在进行评语改革时,有的学校要求只能采用激励性语言,这往往使评语陷入空洞和教条,出现一味赞扬学生,回避恰当指出学生不足的现象。还有老师认为考试存在种种弊端,应该取消,其实,定期的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因为只有纸笔测试能很好地保证评价的履盖面和深入程度。除了纸笔测试以外,我们还可以采用访谈评价、问卷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调查评价、现场操会、观察记录等,邀请学生家长、小伙伴以及学生本人等参与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提倡新的方法并不就是否定已有的方法,各种评价方法都是为一定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服务的,应避免在评价方法改革中出现赶时髦和形式化的现象。每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一方面要提高运用各种方法的能力,保证各种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在个体的评价实践中要取长补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如: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每学期设立多元化奖项,奖项包括:数学博士、语文博士、英语博士、小歌星、小画家、最快进步奖等,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评价过程中树立自信,在激励中获得成功。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健康成长的学生,等于有希望的教育。我们一定要不断更新评价观念,提高评价水平,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1 + 20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