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教学要有方
余章红 贵州省六盘水市
字典是知识的源泉,也称它是无声的老师。学生如果能主动借助字典,就能自行解决许多学习上的疑难,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少同学刚学会查字典时,拿着字典爱不释手,过一阵子,就把它束之高阁,打入冷宫,置之不理。学生们的书包中即便有字典,在遇到问题时,也不愿拿出来查找,自己解决问题。而是寻求最直接的方法,求助于老师、同学或家长,他们常认为翻字典是十分麻烦的事,对不认识的字,部首不明显的字就更烦了。久而久之,就把查字典的习惯远远地抛开了。
字典是学生无声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可是目前查字典教学重视程度却很不够,大伙认为用电脑更便捷,要什么有什么。我认为:教会学生查字典,必须予以重视。因此,在教学中,我认真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会积极地运用字典,使他们能在教师的帮助和组织下,主动利用字典进行自主学习,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小学阶段共学三种查字法。其中,部首查字法要想达到熟练程度,并非易事。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先要判定查什么部,再确定除部首外查几画。由于汉字形体复杂,部首不断演变,相当一部分汉字的部首难以判定。因此,一个字要查什么部,便成了部首查字法的难点,如果不突之,就难以达到小学要达到“熟练查字典”的教学要求。
那么要突出判定部首的难点,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查阅目录,熟悉部首。
《现代汉语词典》把部首归为189部,其中常见的约占四分之三以上,有不到四分之一的部首容易被混淆。如单笔部首“乙”(乛乚),部件部首“彐(彑)、肀(聿)、凵、勹”,字做部首的“毛、羊(⺶⺷)、齿、衣、鼻”等。所以如果发挥小学生机械记忆能力较强的优势,有意识地让他们翻阅目录,根据自己的实际,给容易忘掉的部首作上记号,反复看多遍,就能较快地记住部首,为用部首查字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确定顺序,有的放矢
一个字查什么部首,不能凭猜测,可以按以下12字的要求依次去找,即:看整体、取明部、找暗部、查单笔。下面我主要强调一下找暗部和查单笔的方法。
1、找暗部。这里的“暗部”是指暗藏在合体字或独体字的角落,或与其他笔画交叉在一起的部首。如:就(亠)、师(巾)、发(又)、果(木)、臾(人)。
2、查单笔。用看整体、取明部、找暗部的方法都找不出部首的字,最后只能查五个单笔部。这些字绝大多数是独体字,也有个别是合体字,确定部首时一般查起笔,如:七(一)、哥(一)、叛(丶)、临(丨),有的则查主笔,如:乞(乙)。
汉字虽然形体复杂,部分字部首难以确定,但他们的字形结构却只有几种,在教学时,如能分类举例,便能教一字带一批。
一般上下结构的字不难分,只要按照从上到下,从明到暗的顺序就可能找到了。上下结构的字,上下均有可做部首的部件时,可从大字中分出小字,剩下的就是部首了,如:篮,分出“监”,剩下的就是“⺮”;惹,分出“若”,剩下的“心”就是部首。左右结构的字,左右都是部首时均取左,左无部首右边找,如:雌(隹),孵(爫、子);左右都不是部首时,要到四个角落去查找暗部。如:能(厶),疆(弓、土),赖(刀、贝),疑(矢、疋)。四角也找不到暗部的,查单笔部。如:畅(丨)。半包围结构的字,可按从外到内、从明到暗的顺序去找,外是部首取外,外不是部首的取内,内外都不是部首的,取暗部,如:威、戴(戈)。
我想:要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主动去利用这位无言的老师,主要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对字典产生兴趣,这需要老师动脑筋,想办法,活教学,只要有兴趣就不会把“它”拿去压箱底。下面是我教学时从网上下载的分辨部首的口诀,仅供大家参考。
形声取形不奇怪,包围结构都取外。
左右相等左边找,左右不等常取少。
上分下合取下面,其余取上不取下。
独体字形按整体,部首不明取起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