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冯长春 四川省遂宁市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上.这要求教师首先应热爱数学,从优化新课导入、设置教学疑点、让学生操作实践、开展学习竞赛,以激发学生想学数学、爱学数学、乐学数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学,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创造性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学生
一、理论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意识倾心.这种倾心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是自觉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观、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接受知识信息达到最佳状态及效果.它可以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的投入学习中,也能使学生在繁重的刻苦学习过程中养成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也证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相关的.但就学生而言,情况不容乐观,尤其对数学这门学科能产生兴趣的就更少了.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摆在重要的位置上.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的实施教学,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教学方法。 1、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人的一生正是从问题开始,人的生活主题就是解决一系列与生活有关的问题,所以问题是学习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子。我在教学中,无论是复习旧知,还是传授新知,总是要精心设计几个与教学中心有直接关联的问题来刺激学生的学习思维,指明教学目标,引出探究问题的数学学习活动。 孩子们往往对课始的问题倍感兴趣,激起了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如在《分苹果》时,一上课,我高高的举起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问同学们,谁想吃这个苹果?这么多小朋友都想吃,那我们只能分吃了。那怎样分呢?这时,学生想出了分苹果的办法。然后我又出示了一盘苹果,让学生说说这些苹果怎么分?谁分得巧,分得方法多,老师就把最大最甜的苹果奖给他(她)。孩子的兴趣甭提有多高了。在这样兴趣盎然的氛围中,拉开了数学学习的帷幕。 2、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是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得到快乐。我在课堂中,先以抓住学生注意力为完成教学目的为前提,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有情境,每个学生都扮演情境中的一个角色。这样,让学生在情境中参加各种活动,学生玩中学,学中玩,使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伴随而来的愉快情绪体验交织在一起。 3、联系生活,诱发学习兴趣 数学除了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外,更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就尽量使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来,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地更紧密。学生会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为了生活,学好数学是为了过好生活,因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就会激起学生内心深处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克服困难,稳定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又无法克服,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会降下来。如果经常困难重重,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措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要尽量克服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每节课应该做到中心问题当堂解决,切不可问题成堆。实践证明,只有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才能稳定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信心,逐步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获取成功喜悦,让学生体验学习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型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总之,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会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教育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小学生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其中的兴趣点有的放矢地融入到教学中去,演奏好四部曲,谱写好兴趣之歌。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到知识,在乐趣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