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课堂 追求本色语文——我离语文的“简约”之美还有多远
马建华 甘肃省
教语文课,难;上好语文课,更难;把复杂的语文课教简约,难上加难。在语文课堂上曾执着于热闹,也经历过浮躁,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让人迷醉,更让人迷惑。“大道至简”语文课必将反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正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
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下的低年级语文课首要的是“简约”,而我们也正用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方法演绎、诠释着倡导简约、追求自然的课堂。听了吴春喜老师执教的《假如》一课,虽然设计没有颇具匠心,教学没有奢华矫作,课堂没有高潮迭起,但扎实有效的教学却让学生学到了很多知识,给我们聆听的老师留下了很多学习探讨的空间。
一、落实字词,渗透语文“智慧”
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词句教学。本节课在复习、朗读等诸多环节中都充分重视到了,吴老师在上课伊始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读课文环节安排了字词朗读,出示:
缩着身子 轻轻叹息
苦苦等待 饿得哭泣
在操场上奔跑 在草地上游戏
(老师请一名学生读第一组后及时评价)师:“不但听出你读得很正确,还听出——”
生(异口同声):有感情!
师:是啊,词语是有意思的,要读出感情!(再指名读,学生读得一遍比一遍好)
学生读第三组时,教师及时反问:“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很快乐,能在操场上奔跑,也能在草地上游戏!
师:词语能读得那么好,那课文一定能读得更有感情!
这样的字词朗读几乎在大部分的语文课堂中都能看到,但字词中蕴涵情感的朗读,则是很少听到、看到的。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智慧;它看似简单,简单中孕育深刻。这又是在永威模式的基础上有了创新,课堂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设计,教学才会饱满,才会激情跌宕,才会隽永俊秀。
二、读文想象,展现语文“智慧”
在第二次“先学后教”理解课文内容比说话环节吴老师让学生反复读第一小节后,课件播放:
想象画面 窗前的小树
师:假如给你一支画笔,你把第一小节所写的内容画出来,现在给你把画面说出来。第一张图画什么,第二张图画什么?
这样的设计要求学生反复读懂小诗里所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说出看到的画面,不仅挑起了学生的兴趣,更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同时在学生说的时候,教师不时渗透字词的理解。虽然课堂上时间有限,但吴老师始终心态平和,目标明确,关注本质,回归本色,腾出宝贵的时间让学生尽情地亲近母语,尽心地品读文本,尽力地实践语文。
三、拓展积累,再现语文“智慧”
一位外国作家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写诗的天赋。在“当堂训练”拓展板块,教师安排了这样的写话: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 )画( )。
在展示交流时,我们看到了孩子的爱心,看到了孩子的美好心愿。这样智慧的教学环节设计不就促使学生创新思维,同时提高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吗?
吴老师的课堂时刻在追求自然,也就是追求人的天性,应该算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极致。简约并不是简单,简约是实现丰满的一种策略,语文教学只有先做减法,回归自然,才能魅力有加;简约,是抵达丰满的必由途径,语文教学只有删繁就简,追求自然,才能丰盈无比;大道至简,真水无香;简约语文,丰满境界。
品着名师的课,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让人回味思索。没有内涵的美是浮躁,没有本质的美是虚荣,没有价值的美是徒劳。过去丢掉的东西又回来了,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真实、真情、真知、朴实、扎实、平实就是美。让我们常问一句:我离语文的“简约”之美还有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