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周祖云 重庆市
随着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和“卓越课堂”的打造、。教师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新形势,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必须树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何谓自主学习?所谓自主性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而言 。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这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各项具体活动中能发挥主动性,自觉地乐于、勇于、勤于去进行各项教学实践,自觉、主动地去学,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自主学习。
我们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和要求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放弃一讲到底的“满堂灌”和“填鸭式”传统“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更新教育观念。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式学习等学习方式,真正落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
二、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证
长期教育实践和研究表明,不同的教学方式,效果明显不同:
教学方式 |
记忆率 |
讲 授 |
5℅ |
学生阅读 |
10℅ |
视、听并用 |
20℅ |
学生讨论 |
50℅ |
学生实践 |
70℅ |
学生教别人 |
95℅ |
从上表可见,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三、 自主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主学习的主要宗旨在于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阅览、解析、消化,使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利于知识过手,能力增加。
四、 自主学习有助于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放弃一讲到底的“满堂灌”和“填鸭式”传统“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彻底克服教师“包办代替”、学生“生吞活剥”的现象。在学习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析概念、归纳原理,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确定掌握内容的具体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五、 自主学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自主学习的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在学习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或“悟”、或“做”、或“记”,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有助于诱发学生学习的灵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六、 自主学习可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学习过程中,教与学得到有机结合,学生学习内容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必然有较大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 “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会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综合素质的整体需要。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堂控制中运用各种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充分开发,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好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成就学生美好的未来 ,幸福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