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张萍 四川省
摘要:英语能力在二十一世纪人类生存的竞争中至关重要,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教师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课堂上运营好教具,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也是直面教育素质化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必须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游戏
Abstract: English proficienc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re-competition of human existence is essential to learn the language of interest is the key, therefor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stimulate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is an important task, teachers in secondary schools so that students playing in the school play, a good operator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students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interest, but also students of the creative ability, which is to fac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of effective measures. Therefore, we must be in English teaching by adding the appropriate Game to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knowledge in Happiness.
Key words: Primary English Teaching, Games
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根据《英语课程改革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游戏就是兴趣最好的载体。今天,游戏化的教学扭转了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在笑声中学,在生动活波的气氛中学,才能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一、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学英语的主要目的在于能用英语进行交际。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就要向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交际任务,训练他们运用英语去完成。从20世纪初,杜威从“活动”理论出发,强调儿童运用游戏形式“从经验中学” 。他认为,游戏、竞赛等活动,最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能在轻松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智力得到充分发展。英语教学游戏实际上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极为良好的语境,在这种实践中,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平时学到的知识得到充分运用,英语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因此,我们应重视游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一) 游戏可加强学生学习动力,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学习积极性
语言课上,学生为学而练,为练而说,会影响学习积极性。而教学游戏则以游戏的形式提出了语言之外的任务,使学生感到英语确确实实是交际工具,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认识,使英语学习具有实际意义。 教学游戏如任何游戏一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其思维活动,克服紧张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说话的愿望。教学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是促进创造性言语活动的重要因素。
(二)游戏可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语言学所做的实验证明,动因和兴趣相一致时,记忆效果最佳,趣味性强的内容能使记忆力提高1.5倍。游戏则既有趣味性,又能保证动因和兴趣相一致。因此,以游戏的形式做练习,巩固所学材料,其内容和语言能牢牢地印在记忆中。在游戏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积极思考而作出的判断,是种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游戏有益于融和师生关系
教学游戏能改善师生关系,缩小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产生信任感、亲近感。教师以平易近人的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引导游戏顺利进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去感染和影响学生,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和教育目的,大大地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
(四)游戏有利于班集体的团结互助
教学游戏是集体活动,对集体内的相互关系会产生影响,它要求集体成员之间学会互相交际、互相尊重、互相协作。在游戏中大家互相领会对方的交际意图,又努力使对方理解自己,同心协力完成任务,这对同学之间建立良好关系起到了一定作用,有益于班集体的团结互助。
二、 英语教学游戏应注意的原则
(一) 纪律性原则
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而良好的纪律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游戏开始前,教师一定要强调遵守纪律,并明确游戏规则,养成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良好习惯。
(二) 目的性原则
在玩的时候必须注意游戏必须为教学服务,教师心中一定要有明确的训练目的,不能纯粹追求课堂的气氛,为学习而游戏。
(三)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就是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承担游戏中的每一个角色。教师既要使学生掌握语言规范,又要让学生获得语言交际技能,这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上的困难,激发他们的兴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游戏时他们会放下一些心理负担,投入到活动中去,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趣味性原则
游戏,就要有趣味性。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当他们怀着浓厚兴趣学习的时候,大脑皮层处于最佳状态。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唱歌学英语”、“猜袋中物”、“传球数数”、“传话游戏”等不同游戏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其中“唱歌学英语”也是我教学实践中运用较多的一种形式。
三、常用游戏介绍
游戏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字母、词汇、句型等各项内容的教学,而且游戏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一)字母游戏
1.在字母教学中的运用 字母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对日后的词汇和句型教学有直接影响。在教26个字母时,常用的游戏有:
(1)字母接龙 将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来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一个以某字母为词首的单词,前一个单词的词尾字母作下一个单词的词首字母。在规定时间内哪一组接的词最多为优胜。如:boy-yes-sit-tabe-ear-run .
(2) 猜袋中物 教师从书包中拿出一张字母放入一只不透明的袋子里,由每组的第一名学生轮流猜,可以问:“Is it an A(a B)?”猜对了为胜利。 (3) "Who is missing" .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来,藏起一字母卡片,大家来猜是哪一个。
(4)找朋友 。
教师将字母的大小写分别写在卡片制成的头饰,让学生戴上头饰,按大小写是一对朋友的原则,找出自己的朋友。如,A-a W-w.
(二)词汇游戏
它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单词的记忆有时是枯燥无味的,为此应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觉,让学生在看、听、说、摸、动的过程中轻松记忆单词。常见游戏有: (1) 单词接龙。在规定时间内,看谁的龙长,没有毛病。如big-gree-nose-eat-tabe.
(2) 找对手(反义词)。如 big –small right-left more-less fat-thin full- empty short-long tall-short
(3)听摸法。老师快说,学生随即拿出说的东西,如pen ,学生马上拿出钢笔,谁快谁获胜。 (4)高低音。老师声音高,学生声音就低。老师声音低,学生声音就高。
(三)句型游戏
1. 角色表演。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和头饰,让表演更加有趣. 如教师可让学生戴上各种动物的头饰和同学对话。
扎西: Hello, Mr/Miss Dog/Cat/… How are you?
尼玛: Not bad, thank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Not so good.)
扎西: I’m fine, too. /I’m sorry.
这样的表演一次只需二三分钟,一节课可以安排几组学生表演。表演的学生非常兴奋,台下的学生也兴趣盎然。
2. 听说游戏。给学生一定的自我展示时间。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用英语进行自由会话,也可就某一话题进行谈论。例如:问候(Hi、How are you)、问路(Where is the Middle school of RangTang?)、谈论天气(What the weathe like today?)等。让他们充分展现自我,表现自我,并为他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也可让学生自由搭档,自编对话,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准备好,课上再表演。
四、设计组织游戏时应注意的问题
1. 游戏的开展应有明确的目的,认清教学与游戏的关系,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为教学内容而服务,不能为玩游戏而游戏。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他教学要求。 2. 游戏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趣味性,有助于调动各种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并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特点。贴近生活,善于联系在设计游戏时要从学生的所见所闻,实际生活着手,并且要善于把所学的知识点前后融会贯通。 3. 游戏的形式不能单一,应多样化,并要不断更新。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翻新游戏的做法,不断设计新游戏。游戏的设计必须是从整体考虑,因为英语课应该是高效快节奏的,而且要让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个别学生经过努力之下也能够成功,这样他们就会感到学习英语真的很有趣。 4. 游戏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动静结合,并伴有教师及时的鼓励评价,提出努力方向,发挥游戏的导向作用。教师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应该随时观察学生的举动,了解他们的积极性,掌握学生的倦怠程度。因境(环境)施教,因生(学生)制宜。
5. 教师的指令要清晰,简单明了,示范性要强,课前教具的准备要充分。组织游戏需有条不紊,活而不乱。由于小学生具有争取好胜,容易激动的特点,他们有时会忘乎所以出现混乱现象,教师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而要积极引导,让学生明白:学习第一,比赛第二。
结束语
笔者仅仅是初涉小学英语教育,才疏学浅,在英语教育的理论探讨中难免出现纰漏,研究也显得较为肤浅,因此非常欢迎与希望在此类领域方面的专家、老师、同行能给予我无限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朱纯 《外语教育心理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张正东 《外语教育学》.[M]重庆出版社.1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