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论初中几何三线八角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初中几何三线八角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甘  彬    广西贵
摘要:“三线八角”是初中几何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它对中学生进一步学习平行线、三角形全等、四边形等知识有着重要作用.但初中几何三线八角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出现的原因,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实现学生真正掌握“三线八角”及其相关内容的目的.
关键词:三线八角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三线八角”是中学几何教学中的基础概念,它对于平行线的学习,乃至中学几何学习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数学教师在初中几何教学中,要重视“三线八角”的教学.
 
“三线八角”的教学内容
 
1.1  什么是“三线八角”
目前,“三线八角”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有描述性定义.所谓“三线八角”是指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八个角的位置关系.如图1,直线AB、直线CD、直线EF为“三线”,∠1、∠2、∠3、∠4、∠5、∠6、∠7、∠8为“八角”.其中,有公共顶点的角之间的关系不在“三线八角”所要研究问题的范围之内.
 
 
 
 
 
 
图1
根据各个角所处的位置关系分别叫做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2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理解
同位角:图1中∠1与∠5,这两个角在直线AB、直线CD的上方,并且都在直线EF的右侧,像这样位置相同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在图1中,∠4与∠8、
∠2与∠6、∠3与∠7也是同位角.
内错角:图1中∠3与∠5,这两个角都在直线AB与直线CD之间,并且∠3
在直线EF的左侧,∠5在直线EF的右侧,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内错角.在图1中,∠4与∠6也是内错角.
同旁内角:图1中∠3与∠6在直线AB与直线CD之间,但它们在直线EF同一旁,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同旁内角.在图1中,∠4与∠5也是同旁内角.
以上三种位置关系的角(即八个角)的辨别,主要是依靠它们所在三线的位置来判断.
 
2  “三线八角”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识图能力的障碍
“三线八角”图是平面几何最基本的图形之一,也是学生在中学几何学习中最早接触的图形之一.“三线八角”的教学是由简单图形向复杂图形识别的过渡.但由于学生第一次遇到线比较多、角比较多的图形,所以感到陌生、无从下手,造成识图上的障碍.
2.2  识图辨析能力的障碍
中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化的年龄阶段,而现阶段初中几何的入门阶段又由初二上学期提前到初一下学期.教学对象年龄的提前,更加重了思维的困难,加上学生尚未形成较强的识图辨析能力,使教学难度加大.
2.3  概念理解不透彻,导致解题困难
 “三线八角”教学中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但教材只给出了描述性的定义,并没有下一个确切的定义.编者意图很明显,是要求学生能根据图形辨认一对一对的角,意在培养一种识图能力.而对那些死背定义的学生,不能一下子适应这种概念的理解方法,从而造成困难.
“三线八角”教学对策
 
3.1  淡化概念,掌握要领
在教学中,首先要明白研究这些角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目的是研究在此前提下不共顶点的角的位置关系.其次明确这些角的基本图形.如图2:
 
 
 
                        
 
 
图2
    在进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教学时,要结合图形进行描述性的定义,掌握辨别这些角的关键是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分清哪一条直线截哪两条直线形成了哪些角,这是做出判断的前提.
    辨认要点:
同位角:角位于两条被截线的的同一方(上方或下方)截线的同一旁,如图2,∠1与∠5、∠2与∠6、∠3与∠7、∠4与∠8这样位置相同的角是同位角.
    内错角:这类角夹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内部)截线的两侧(一左一右交错),如图2,∠3与∠5、∠4与∠6就是内错角.
    同旁内角:它们夹在两被截直线之间(内部),但在截线的同一侧,如图10,∠3与∠6、∠4与∠5就是同旁内角.
找同位角要注意位置上的两个“同”字,在被截直线的同方向,截线同旁;辨认内错角要掌握在被截两直线之间(“内”),在截线两旁(“错”即交错的意思);确认同旁内角要掌握在被截两直线之间(之内),在截线同旁.
    对于这些角的定义,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只要掌握以上辨认要点,就不难识别一些简单图形.
3.2  题型分类,逐一突破
判别“三线八角”的习题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1)在一个图形中判断两个角是否是同位角(或内错角、同旁内角),采取 “简描形状定名法”.
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图形中,要判断两个角是否是同位角(或内错角、同旁内角),可借助一些简单明了的符号(或图形),概括出每种图形的大致形状,从直观上加深对其位置特征的准确把握和理解.
(2)已知一个角,在图形中找出哪个角与它构成同位角(或内错角、同旁内
角),它们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
    在一些交错重叠的图形中,仅凭“三线八角”的有关定义去辨别不共点的“八
角”是有困难的.其关键是准确辨认所研究的“两角”与哪“三线”有关,即要
准确地说出“两角”是“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针对这类习
题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紧紧抓住“两个不共顶点”这个特征,指出经过这“两
点”的直线即为截线,从而得出另外两直线为一组“地位平等”的被截直线.
 (3)已知两条直线被一条直线所截,求形成的角是什么角.
这类习题解题步骤大致为:①分别找出已知两角的边所在的直线;②把公共
直线作为第三条直线(或截线);③根据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及结构特征判定两角关系.
以上三种方法,关键在于掌握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要点,通过
简化图形,来提高识图能力,为平行线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用以上三种方法去处理“三线八角”有关习题,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现它们是那样盘根错节,又浑然一体.
 
参考文献
[1] 李熙明.谈“三线八角”的识图教学.数学教学研究,2001,(1).
 [2]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几何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叁弦.怎样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学少年,2004,(11). 
[4] 段巧云.对“三线八角”的理解与判别.中学生课程辅导,2003,(5).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5 + 2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