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新课标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新课标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冯培 
暑期中我听了重庆市教科院牛晓老师的精彩讲座,对构建有效教学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收益很大。从中我对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我认为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孩子们掌握了课中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同时也对学生的心理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孩子和老师心情都是轻松愉悦的,老师没有太多的遗憾,学生意犹未尽,孩子由不喜欢到喜欢,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然而,要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只有一两个方面做到就能够达到,从牛晓老师的讲座中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它需要教师多方面的努力,如:对教材的熟练程度,对学生的了解,能把学生和教材内容通过一定联系串联起来的能力,同时还能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传授,最后还要进行正确反馈与评价等等。正如俗语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我三年教学尝试中认为要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为此我坚持不懈的坚持着这样的教学理念。  
1. 教学的有效性要学生从“亲自操作”中体会。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授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而后再让学生先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完成的动作模仿,这样做让学和做是相互独立,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而我们倡导的教学理念正好用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的,先鼓励学生去做,去练习,去亲自操作,在实践中学。这样,学习者可以获取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再加上教师进行提练和示范,使得学习者所构建的知识技能更明确、更系统。 
 2、教学的有效性要使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有持久的积极性与情感。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地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学习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让学生是为了体验到这种情感而去学习和练习。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错误应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
3、教学的有效性旨在使学生形成对知识技能的真正理解。  
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判断。  
⑴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⑵能否基于这一知识技能作出相应动作和自纠,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
⑶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知识技能完成比较复杂的动作。  
⑷能否运用这一知识技能创造新的东西。  
⑸能否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  
要做到这些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为只有理解和关注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才能促使学生真正的理解。
4、教学中的有效性应该使师生间、生生间保持有效的互动过程。
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是单向的,这样,必然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该是多向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就是说,知识技能是合作掌握的。同时,师生之间关系也应该是合作的,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5、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关注学生的自我反思与个体差异。  
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思考:“我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的?”,“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通过这样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同时还要区别对待和因材施教来告诉学生对你的要求只是暂时的不同,但最终的目标是一样的。  
相信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和老师都能感受到“累并快乐着······”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2 + 2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