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激活学生写作思维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激活学生写作思维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安荣海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际社会的不断融合,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已经是国人必修的一门课程,我国开展外语教学已经很多年,但在很多方面还远远跟不上世界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外语的开拓和教育还存在大的缺陷。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课程需要改革,课堂需要改革,教材需要改革,而教学方法更加需要改革。现在的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日新月异,激活学生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必然要提高和发展的目标之
一.
关键词:写作  提高  创新
本人从事外语教学多年中发现,许多学生每当英语写作时,就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写出的文章内容空洞无物,无深度,更无广度。于是本人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或许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什么,导致学生只懂得写what  they  can  而不懂的写what  they  think
老师总是等待学生一个阶段的飞跃,即学生的英语知识累积到足以用英语思维的时刻,而不知道老师正错过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期。每节课老师应以拓展学生思维,激活其母语思维为先,辅之以翻译,使学生的思维既不被有限的外语知识所束缚,又能主动吸收外语知识,并以此来构架学生的自身知识系统。
母语是外语学习的基础,无论从哪个年龄阶段开始学习外语,驱动他们学习的内因是母语。当老师刻意追求课堂教学外语化的同时,学生却在时刻用母语思考、对比和猜测。其实学生除了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外,还需要拓展思维的广度,挖掘思维的深度。老师要有开放性的教学思路,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及时启发学生思维的方向,加大信息量,多做扩散练习。例如,教学名词ice-cream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多说出与ice-cream有关的此,学生可能说hot day ,cold ,eat ,taste ,milk ,chocolate ,等,这时老师可鼓励学生用汉语先说出想到的词,并及时予以翻译。课后老师让学生运用所说的词写上一段短文,一个故事,或表演一段对话,这样就使学习变得积极和轻松。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激活和拓展。久而久之就具有了写what  they  think的能力,不仅对话篇章的理解更加透明,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激活学生写作思维,合作学习也是很重要而且很有效的方法之一。以小组为单位,就某种思想或某个问题集思广益,提高小组活动的民主性和开放性,这种学习活动它被广泛运用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中。长期以来,英语写作常让学生望而生畏,学生面对作文束手无策,老师应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心态。参考方法步骤如下:
1,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2,  分组讨论涉及的内容,可用英语也可用汉语进行讨论,组员对建议作出记录。
3,  对建议集体评论,选取中心观点和论据。
4,  师生共同讨论,围绕主题构建文章体系,引导学生汉语表达的观点翻译成英语。
5,  学生依据兴趣和对主题所持的态度作出适当的记录。
6,  开始写作。
在活动过程中,允许学生用英语也可用汉语,否则除了受思维定势的阻碍之外,很可能由于学生的思维受到了语言的限制,他们在极力搜寻可用于表达的词汇,因此学生高度紧张的情绪影响其创造性的发挥时,老师要注意缓解学生的思维压力。
老师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给学生一个想象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集思广益,激活其头脑中各种相关的图式,这时老师作为指导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造性思维,并以谈论与讨论的形式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形成思路。然后在激活的想法中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启迪,充分利用想象空间。这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写作是表达思想的一种手段,好的作品来源于高质量的思维。努力激活思维探讨如下:
1,  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列出所有学生提出的想法,不随意批评打断学生的发言。
2,  学会倾听,不私下交谈,以免分散注意力。
3,  讨论补充和拓展完善意见。
4,  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大胆的设想和想法,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意识。
5,  积极鼓励内向的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建议。
6,  鼓励利用别人的灵感丰富自己的想象。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建立在激活学生思维上的,在已有的思维图式的基础上自己独立思维,构建出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的思维模式,拓展了自己的思维视野,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就慢慢的得到提升了。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0 + 13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