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爱心教育:感悟与实践
                                          爱心教育:感悟与实践
                                                        王映国  
内容摘要:学生是稚嫩的生命,在关爱中才能茁壮成长。本文以教师自己对爱心教育的感悟和实践,从“两类学生”的教育转化以及教学层面构新入手,举例论述了爱心教育的内涵和实现途径,点明了爱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爱的能力”。
关键词:爱心教育   平等   尊重   真诚   细致入微   巧妙引导   教学形式
  在教育活动中,我试着以平等、尊重、真诚去让每个学生敞开心扉,并渴望成功。要知道,每一扇心门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心门的开启,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教师从事着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就应该对学生付出饱含真情而又不失理性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关爱儿童。”
1、对后进生给予细致入微的关爱
学生成长需要教师的培育,后进生更渴望得到教师悉心的关爱。须知,我们的手牵引维系着他们一生的幸福!所以,在对他们的教育中,教师不能有一丝马虎。要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更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我班有位学生,刚入学时就有老师发觉他性情胆小、说话含混不清、智力也有“问题”。我便对他多了个心眼,留意观察。一次,上美术课画太阳,老师已经揭示了太阳的形状、颜色,并让一些同学进行了示范。可他在画时却不按要求做,轮廓不够圆无关紧要,但他居然把太阳涂成了黑色。大家都有些疑惑不解,性急的同学开始嘲笑、讥讽,教师连忙制止了。我在想,能不能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耐心去理解他。我甚至联想到了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除了小女孩自己,有谁知道她曾经在火柴的微光中看到了那么奇妙而凄美的景象?于是,老师在心里大胆假设:或许他此时心中的太阳的确是黑色呢!例如,心情不好时,太阳似乎变得昏暗无光;行路时跌倒的一瞬间,眼前也好似黑暗一片;灾难突然降临,也犹如……可是,对于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孩子,他会有这样的体验吗?我没有对他报以丁点居高临下的神色,也没有马上询问他什么原因,我害怕学生心灵中自由生成的智力火花突然熄灭。我只觉得他的思维与其他孩子有差异,而教师应该尊重这种差异,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会导致他性格扭曲或心灵禁闭。可以说,轻易否定学生的“非常之举”,是教师常犯的错误之一,属于教育互动中的败笔。
    为了训练他的口语表达,教师设题进行情景训练:请你打个电话,约你的好朋友今晚七点到电影院看电影。结果他打电话约朋友说是去医院看电影,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大家多次提醒他,可他怎么也想不出是“电影院”。我想,这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应该出现这种现象的,只能说明他的智能发展确实遇到了障碍。说真的,我苦恼极了:作为教师,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均衡上乘一些?还在他读一年级时,有老师就在议论,“这个孩子是弱智!每天单是守他做作业就要缠到下午六、七点钟。”连他的父母都说:“老师,你们尽力了,他学得好多算好多吧。”看来,家长都有意选择了放弃。可我转念一想:才六、七岁的孩子,刚读一年级呀,他以后的人生之路长着呢!说放弃就放弃那太简单了,最终毁掉的是孩子的一生!尽最大努力去关爱一个人、帮助一个人,这是教育情怀使然,更是职责使然。所以,老师应该给他希望。有教育专家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个说法引来争议,但我更多的是把它作为对自己的鞭策。对后进生的培育、转化不可能有捷径,教师只能用辛勤和汗水,用坚定的信念,在点点滴滴的努力中积蓄能量,逐步实现学生的转化,最终收获一份“铁树”开花的喜悦。
    在以后几年对类似后进生的教育中,我从基础知识入手,循序渐进,不断丰富、深化训练,择机调动他们的情绪、记忆和经验,让字、词、句在他的头脑中反复再现,经历思维整合过程,形成知识。比如,在教句式变换时,教师用与他息息相关的生活内容来举例,句式有吸引力,容易理解,又降低了认知难度,从而利于掌握。反复练了一段时间,他终于有了进步。如今,他居然能写500多字的作文了,哪怕书写不好,甚至有太多的错别字。虽然作文立意不新,前言不答后语,零乱的口水话连篇,但他毕竟有了想表达自己丰富内心世界的欲望,这是好事。慢慢地,他学习语文也逐渐有了基本的自信。每当他取得一点进步,老师和同学都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有一天,他终于笑了,笑得胆怯而又甜蜜。试想,如果教师当初选择了放弃,那么他的身心发展就会永远定格在原点,命运走向怕是越来越远离人们的初衷。
2、注重引导“偏航”的优秀学生
一个优秀的学生,因为能得到教师的青睐,他的内心总是很满足。不过,时间长了他也容易滋生优越感,自我要求逐渐减弱,不经意间就丧失了榜样作用。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关爱的重点放在引导、扶正上。班上有一名学生,因为她性格外向,思维活跃,好点子多,小小年纪就有一定的组织能力,通过全班评议,推选她为班长。可半期刚过,仰仗班主任对她的器重,加之管理班级的荣耀感,她渐渐对帮辅同学不大耐烦,失去平和之态,做事傲慢中还加上一点偏见,很多班务都以自我为中心。同学们都反映这位同学前后变化太大了。
对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教师一定得把好尺度。新学期伊始,我组织了班干部的改选活动,结果可想而知,该同学连组长也未选上。呵,当时她那眼泪齐刷刷往下倾泻。掉泪说明她自尊心强,而且看得出,她隐约还具有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因此,班干部改选会形式上还要观照一下学生的性格特征,不能开成“检举会”、“批斗会”。老师在总结阶段认为,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占主导地位,缺点是一时的,可以改正的。随后,教师用征寻的目光注视大家:“某某同学落选 了,说明在她身上的确有一些缺点,我们都真诚地希望她能改正。现在,少先队大队部要在咱们班选 一名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员,要普通话讲得棒的同学才行,你们觉得谁最合适呢?”大家议论纷纷,意见不一。教师故意在教室里踱了一会儿步,然后用有所发现的语气说:“某某同学普通话讲得好嘛,我们能不能给她一次机会?如果两周内她改正了缺点,就推选她当播音员,咋样?”“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后来,我又多次找该同学谈心,目的是减轻她的心理负担,增强她的工作信心。她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且决意改正。最终她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如今,这个学生在各方面都表现突出,正朝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可见,教师正确、巧妙的引导,这对学生的成长是何等的重要。
3、提高教学技能,理性关爱学生
课堂一直是以学生、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家长呢,似乎只是获取学生各项表现信息的“收音机”,成了摆设。为了让家长、学生、教师共同体验课堂教学氛围,触动并引发家长对新教育理念的认同,教师应积极把家长请进课堂。本人特别重视“家长开放日”这一活动。活动前,我总是精心组织,认真备课。心想:家长是摞下农活来的,我一定要让家长“不虚此行”。
一次,我教学《七律·长征》。教师首先用一段反映长征画面的视频,让学生形象感知长征悲壮的时代背景。再根据“红军长征示意图”向学生具体介绍红军行军路线,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曲折经历。然后启发、引导学生感受红军将士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最后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教师按五言诗“低吟”、七言诗“浩歌”的朗读要求,入情入境,进行对比朗读训练。随后,在整体美读中,学生们很快就领悟了全诗表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家长们也被感染了,一同和孩子们朗读起来。在气势磅礴的朗读声中,学生、家长、教师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迸发出的豪情,深深被红军大无畏的精神感染。展示课结束后,家长的反响十分热烈。有家长谈到:“我们以前也学过这首诗,老师不是这样教的。”“我们以前学的时候怎么就没有这种感觉呢!”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们真切地感受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鲜活的课堂色彩。家长们在感染与感动中意识到,把孩子交给这样的学校教育,他们心里放心、踏实。
采用音画结合、声情并茂的教学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了家长的参与还增强了学生的课堂表现欲,突破了理解难点,师生的教学活动轻松、活泼、有效。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是情感和知性的升华,教师的“教育行为”包含着丰富而深厚的爱,闪烁着理性的光芒。
春风化雨,滋润一片;阳光普照,万物生长。学生是稚嫩的生命,在关爱中才能茁壮成长。爱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爱的能力”。带着一份爱走进教育,我收获的是无限的喜悦。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10 + 6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