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的明灯
------教学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有感
柏应学
一片夜空能给予无私的遐想,一片大海能让人产生无尽的梦幻,一座大山能让人沉醉于那颗执着探索的心,······一首老歌除了能激发对儿时的回味,更能掀起年轻一代奋斗不息的涟漪,一篇好的课文能帮助明智的学子开拓一条积极健康的生活之路······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郑智华这曲《水手》已经不再是现在的流行歌曲了,可它那歌词里的每一个音符无不映出了人生路上的经历和每个成长的足迹!“人生路上无烦恼”不也是我们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吗?
谁的人生无痛苦,谁的人生无欢乐?谁的人生不寂寞,谁的命运无坎坷?古今历史,中外名人,有谁能唱出“一生的欢歌”?更何况我们这大山之中的“沧海一粟”,“小草一株”?在生活、学习、工作之中,哪有不经挫折,不遇风波的生活?关键是在面临困苦之时,应该怎样去度过。这个单元的课文范例,我们都应该细细去揣摩。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出了儿时不同的两种生活。百草园的童真童趣,不必说那是记的人生幼年的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不觉自己却跨进了童年的生活,虽然还不曾懂事,可也不得不过点私塾的生活。其实在这里收到的不是折磨,而是更加增添了童年色彩的效果。除了幼时能做的摘腊梅,寻蝉蜕外,还可以跟着先生念念“经书”(四书五经之书),偷着糊糊“盔甲”,秀秀人物,这难道不是更丰富了那天真的生活?想想这些,先生那点严肃和戒尺有算得了什么?
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比以前好了更多,那音、体、美、计算机、实验操作,谁又说它在人生中没趣呢?学习中是会有苦楚和烦恼,可是哪叫先人们造字时在人生中不只有一个“甜”字呢?跟先生(鲁迅)相比,我们现在的成长不是好多了吗?
走进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里《爸爸的花儿落了》不但以自身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学会面对,学会坚强,学会独立;也教育了我们人必须学会珍惜。包括身边的亲情,师生情,同学情,朋友情。文中的毕业典礼、爸爸的去世,都说明了这些。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不得不把这当做一门重要的课程。另外这篇文章还告诉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社会的影响,家庭的教育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既要想想孩子的生活,也要学学爸爸的教育。
看到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丑小鸭》,这是我们学生非常喜好的故事,可这也是我们在成长中不得不注意的东西。不能从外表来判断实物,更重要的是他的实质和心灵,内心的纯洁才是最高尚的。在生活中不能歧视弱弱者,反而更应该多给一分关心和照顾,这样大家的生活才会更加的和谐和美好。我们应该象丑小鸭一样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学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发挥自己的长处,如果悲观失望只会葬送生活的前程。
两首外国诗歌中,诗人也告诉了我们在成长的历程中必须学会面对,学会选择。要活泼、开朗,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生活不是儿戏,不是想唱就唱想说就说,很多时候必须得三思而后行,做出正确的抉择。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以方仲永的故事告诫了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不管你头脑有多聪明,天赋再好,如果不学习,那聪明的天资也会消失掉。人必须活到老学到老,因为天才也不得不依靠勤奋和努力,更何况我们都不是天才,我们的天资也不是那么的过人。学习是一种习惯,就如吃饭一样,必须天天有,顿顿有。
在学习这个单元后,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课文虽然只是一个例子,但是这些名人、作家,他们的生活就像一盏明灯一样照耀着我们成长的道路,我们应该结合现实的社会,吸取他们的经验,避免他们的曲折,让自己的生活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得尽量的通畅和幸福!
愿所有人都能把握好今天,关注好明天,谨记住昨天;不必为昨天的烦恼而消沉,也不必为明天的幻想而高歌,今天的奋斗才会显得更加的真诚,因为成长的路上不会没有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