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玩具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吉林省 杨越
【摘要】 每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开始,其中一项主要活动就是玩,玩是孩子们的天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孩子们玩的方式,所需的玩具样式也在逐渐更新。玩具,是具体的实际物体,近似实物的形象,可以满足幼儿动手动脑、操纵摆弄物体的愿望。玩具的种类多样,玩法多变,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好的玩具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开发幼儿的智力,是幼儿学习的教科书,也是他们所喜爱的生活好伴侣。鲁迅先生说过:“玩具是孩子的天使”。在玩中,幼儿的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是非分辨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玩具在幼儿教学中的特殊作用,玩具带给幼儿的无限好处。但是,农村幼儿园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幼儿的玩具十分欠缺,满足不了孩子们“玩”的需要,所以,开发玩具资源,让孩子们玩起来,动起来,以成为幼教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农村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如何开发玩具资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成长呢?笔者略谈一空之见。
【关键词】 提供资源 兴趣 活动需要 培养能力
一、 自然界中的万物为广大教师和幼儿制作玩具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自然界中的蔬菜瓜果、砂石泥土、秸秆贝壳等,这些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既安全又卫生,都可以成为孩子们制作玩具的好材料,与这些自然材料做成的玩具接触,能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幼儿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更多的自然界中多方面的知识,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情感。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专业制作的玩具所无法代替的。例如:我们可以把剖开的芦笋竖切面,取其中半个芦笋做蜻蜓的身体,将苦瓜剖开后切成相同的两块,用大头针固定在芦笋根部适当的位置,做蜻蜓的翅膀,取一粒黄豆一分为二用大头针固定在蜻蜓的头上做眼睛。这样一只可爱的蜻蜓就做好了。
再如:用稻草制作蜗牛,方法如下:
1.将稻草编成草辫。2、将草辫卷成螺旋形,用铝丝固定成蜗牛形状。3、用线捆出蜗牛的触角。按蜗牛的大小进行排序,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小蜗牛就做出来了。
二、 废旧材料是玩具制作的最佳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废旧材料随处可见,随手可得。如:包装盒、饮料瓶、易拉罐、废光碟、塑料袋、泡沫转、边角余料等,都是自制玩具的好材料。这些材料的获取很简单,可以发动孩子们自己收集,教室里安放一个“百宝箱”,随时筛选、积累。此举,既为制作玩具提供了材料,又培养了孩子们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收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
材料积累好后,教师要精心选择,废除那些对孩子们身体无益、有毒的材料,选择既美观,又大方,又无害的材料来用。玩具不是工艺品,是供孩子们玩的,制作出来的玩具要力求比例适中、形象生动可爱、精美、适用、耐用,使孩子们一见就生爱慕之情。这样的玩具才能吸引孩子,激发他们“玩”的兴趣。
三、自制玩具要 有针对性
1.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计自制玩具
“多功能弹簧”就是在分析幼儿对弹簧感兴趣的基础上设计的。制作者从各个角度选择、设计内容,提供系列玩具材料和操作方式,以努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教育活动。
2.从各类教育活动的需要出发设计自制玩具
幼儿园自制玩具大都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和发展目标,可用于科学、语言、音乐、健康等教育领域。如“聪明的搬运工”可用于科学探究活动,“多功能操作屋”可用于语言活动,“体育健康组合”可用于体育活动。又如“美丽的春天”是设计者根据创造性语言活动的特点而设计的,不仅具有教育活动所需要的基本形象,还具有可操作性和开放性,能随时增加活动所需的各种材料,满足幼儿语言讲述、创编故事的多种需求。
总之,小小的玩具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制玩具一方面弥补了农村幼儿园玩具的空白,另一方面又满足了幼儿活动的需要,促进了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历: 杨 越,女。1995年7月毕业于吉林省幼儿师范学校,同年8月参加工作,就职于东丰县那丹伯镇中心校幼儿园。多年来一直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参加镇、县级竞赛多次,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曾获得吉林省辽源市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