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思品课的备课
山东青岛莱西市河头店镇 唐建邮编:266619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思品备课的目的、方法、内容等也发生了变化。思品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展示,而是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上下功夫,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思品备课应把握的要领
1.备课的内容及内在关系。通常来说,备课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需要围绕“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这一中心任务,对教材、教法、学生同时进行整体思考和系统准备。“备教材”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安排好教学内容和导学案;“备教法”指教学程序的设计与教学材料的组织。面对教材、教学目标和学生状况,思品教师应在备课中结合各节课的特点,设计简明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备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所教内容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方法或技巧。
2.教案的基本内容及要求。课时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教学目标,二是教学重、难点,三是教学设计。其中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其实是对教学进行分析的体现,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学设计一般有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练习反馈三方面内容,其中教学过程是指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是教案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是指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是教案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通常是以教学程序设计为主构架,在教学程序设计中融合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和学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比如,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进行能力培养,如何结尾等。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的设计应讲求灵活性、实效性,不应只用探究式、启发式。教案是课前设计的教学方案,教学反思或后记是课后的总结活动。
二、思品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1.要明确教学设计与备课的关系。备课,主要包括钻研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学方案和熟悉教案等环节,其中编写教案是备课工作的集中体现。而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可以说,教学设计属于广义的备课范畴。教学设计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目的观,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强调教学情境的策划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更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比如在“三大任务”外还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育等方面的目标设计。
2.备课要体现新课改理念,富于创新性。课改新理念下的思品教学组织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应是开放的,如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搜集、展示资料,以资料为基础探究历史问题;可以模拟情境,把教室布置成某个场景等。教学设计则要敢于创新,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必要时也可以与学生共同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另外,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学科间的综合。
3.备课要有可操作性。教学设计最终要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其操作性。首先,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新的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用“知道、了解、理解、说明、分析、比较”等描述性的语言分层次地对教学提出了较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应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其次,教学实施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师生的实际情况。在选择主要教学行为时,教师应根据自身特点,尽可能采用能发挥自身优势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人数及时间的安排等相关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