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给孩子数学作业插上兴趣的翅膀

                     给孩子数学作业插上兴趣的翅膀

                          四川省南充市 637100 李嘉林

许多学生常常抱怨数学作业单调枯燥,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鉴于此,依据新课程理念,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全面科学地改革数学作业, 给孩子数学作业插上兴趣的翅膀,已成为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需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作业的布置,不仅服务于基础知识的巩固,更旨在发展学生。那么,如何改变数学作业的现状,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学会自主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小学数学作业现状面面观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得并不多。长期以来,由于认识的偏狭及应试的导向,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传统教学中所布置的作业都是烦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学生沉溺于题海战术中,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完全割裂。老师布置多少学生完成多少,学生较少有自主选择余地,而且面对不同水平、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的是无差异的作业练习,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评价作业的方法千篇一律是打“√”、打“×”,过分强调甄别,缺乏人文性的激励,学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剖析作业布置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情形:一是例题仿做的题目多,综合创新的题目少,致使学生应付式完成,不求甚解;二是单纯计算的题目多,应用表达的题目少,作业内容乏味重复,学生态度消极;三是要求独立完成的题目多,关注合作互动的题目少,忽视了学生合作交流的需要,使部分学困生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学生这些不正常的作业心理直接影响着作业的质量和效果,阻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小学数学作业归结起来有这样的缺陷
   (一).作业量多,效率低下
  教师大搞题海战术,追求面面俱到,多多益善,误以为“熟”才能生“巧”。学生每天要花很多的时间来应付这些繁多的课外作业。久而久之,势必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过分增加疲劳度,挫伤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最终导致作业完成的质量低下,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内容陈旧,思想封闭
  小学生接触到的社会、生活是多元化,丰富多彩,充满大量信息的。然而他们所做作业的内容却陈旧、枯燥,远离生活,难以被他们理解。这便封闭了学生的思想,将现实与数学重重隔离,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阴影。
   (三).形式单一,阻碍发展
   一直以来,学生的数学作业形式总是很单一,书面笔算作业占多数,而动手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类的作业所占比例却微乎其微。这种单一形式的作业常使学生感到厌倦,甚至反感,同时也严重抑制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四).主张统一,忽视差异
   教学中,教师为了图方便,习惯布置统一的作业内容。无视学生的个性与认知差异,搞“一刀切” “齐步走”的作业,造成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令人堪忧的状况,使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强调本位,不讲整合
   教师所布置的课外数学作业往往只顾本学科,根本不考虑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不考虑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
   (六).评价单调,等级随意
以“等级”代替“分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是教学评价、作业评价的进步。但是等级的评价虽然降低了学生对分数的心理压力,但同时也削弱了评分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力,造成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学得如何,也使不少学生产生了学好学差无所谓的思想。从教师角度讲,等第的评价方法使得教师的随意性增加了。这样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文化水平的提高。
二、重新认识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前,数学作业的布置也体现这一基本理念,改变过去作业布置是教师的“专利”模式,使其成为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共同参与数学活动的一个试验区,从而突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因而,新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兼顾着巩固基础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双重目标,赋予作业新的生命活力,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小学数学作业的改革趋向
  突破传统,改变现状,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创新作业方式,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利用作业发展学生是新课程理念下作业改革的趋势。作业的内容、形式和评价是数学作业改革的三大方面。
  (一).作业内容,由单一走向综合
  在传统教学中,作业内容单一,基本上是大量的书面作业,学生机械训练,对作业缺乏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基于以上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把作业练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和生活经验之上,多设计一些富有生活情趣、动手动脑、学以致用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除了布置一些适量的,巩固知识与技能的书面作业外,还要布置一些综合性和实用性强的作业,从而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完成的这些综合性的作业,不仅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再现,而且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变“要学生做作业”为“学生主动做作业”,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小主人。
  (二).作业形式,由封闭走向开放
  有位名家曾说, “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过去那种由教师包办、学生只要一张纸一支笔的作业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新理念指导下,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等。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将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虽然他们所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
   (三).作业评价,由片面走向全面
    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业评价同样也是一门艺术,评价往往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作业评价不能只是给学生一个分数,一个等级,而是集中体现在给学生的那些期待性的评价中。过去是单一片面的传统符号法,用红笔打“√”或“×”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是要精心培植的,不能一棍子打死,为此,应改变评价方式,结合学生各自的特点,可采用表扬类评语评价、激励类评语评价和引导类评语评价。 除此以外,还可以运用等级制评语对学生的作业加以评价,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而且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四、新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新理念下,数学作业的设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更要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既要创新又要保证其科学有效,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体验自主。
  1.由枯燥变为有趣——体验快乐
  (1)趣味性作业
  学生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游戏性作业
  游戏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将所学的知识寓含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如“猜球” “猜硬币”等游戏作业,课后相互之间玩一玩、猜一猜。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中体验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
  2.由课堂走向实践——形成能力
   (1)调查式作业
  这种形式的作业适用范围比较广。它采用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学生可以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直接感受、尝试与人交流和合作的乐趣,增加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学会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小数的认识》和《统计》都可以让学生去搞商品价格小调查等。
  调查式的实践作业使学生求真、求实,回归生活的“大课堂”,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概括,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应用知识的能力。
   (2)观察式作业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这类作业很常见。特别是学习《认识方向》《认识钟表》《三角形》《正方体》等内容时,根据小学生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常常要借助实物,而且是反复多次观察、比较,直至形成表象,才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运用和深化。这类作业可以和口头表述作业结合起来。
  (3)实践性作业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形象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比如,在教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后,让学生动手量一量课桌面、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然后算出它的面积。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9 + 3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