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贵州省贵定县洛北河      张兴发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应试教育的模式就、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其地位的重要。有的专家认为:阅读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没有阅读,学习无从谈起。多年以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是怎样进行的呢?大批的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之后,是否掌握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呢?
一、令人忧虑深思的现象
近年以来一些专家学者曾对中小学的课外阅读情况作过多次调查,用大量的事实说明许多学生阅读量小,直接影响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又由于得不到科学的指导,学生有书不会读,有的虽然读了许多书却见不到明显效果,产生了一种茫然的心理,因而失去了阅读的兴趣。面临中考的初三学生读语文试卷中的现代语文阅读感到心中最没底,对能否完成阅读题并得到较好的成绩信心不足。许多家长也为孩子的阅读能力差而着急,恳请老师给学生指出一条阅读的路。在中考成绩统计中,阅读题得分率较低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学生阅读能力差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二、提高阅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阅读能力是由识读、记忆、理解、分析、概括、评价等一系列环节组成的。人们认识事物总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阅读是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活动,在阅读中自有个人对读物的感知、思考与评价。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强调接受主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不能忽视的问题,是语文专家的经验之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阅读的能力也就在与作品的“碰撞”、“反复”、“交流”、“制约”的过程中得以提高,这正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激发学生投入情感,置身于作品之中,从而体会阅读的乐趣,提高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曾感慨学生进入不了作品的情景。比如读《白毛女》选场时,有些学生对黄世仁、穆仁智的奸诈、冷酷觉得好笑,对杨白劳的胆小软弱也觉得好笑,课上能笑出声来。在讲《最后一课》时,有的学生对韩麦尔老师悲愤的心情无法理解,课上居然也笑出来,造成较尴尬的场面。
阅读过程中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自然会影响阅读的效果,阅读能力也无法提高。怎样解决学生的情感投入呢?我觉得有三种办法可以起到激发情感的作用。
首先要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文史是一家,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创作的,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
其次,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作品的魅力。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都是作者饱蘸心血、欢乐或心酸的泪水写成的,作品中有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体验,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的哲理,对于读者具有启迪和警醒作用。文学也是人学,要理解作家的情感,理解作品中人物的作为,把自己置身与作品中去充当一个角色,用换位法去体验,在体会角色的过程中受到触动,从而提高阅读作品的能力。
第三,引导学生抛开阅读“应试”的功利目的,树立更高层次的阅读目标。过去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试,指导学生时也是以试题模式作框架,考什么分析什么,将阅读的整体感知过程破坏了,变成了大小试题模型。学生只关心从文中什么地方找到答案,做完了卷子,对文章的内容很快就淡忘了,过段时间重读,感觉是似曾相识,没有在内心留下自己感悟出来的情感体验。
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不断总结阅读规律
第一,整体感知课文或课外读物大意的方法
学生在初读文章后,一般都要想想自己读的内容,是自己熟悉的还是陌生的。熟悉的内容很快就能理解了,生疏的内容则需要费些时间进行思索。在此过程中,可以将课文和课外一些读物按内容分类,让学生在阅读时十分清楚自己的积累,能在较短时间内排除内容上的障碍,比较准确地把握住大意,能进一步的深入分析阅读。
第二,了解初中三大主要文体特征,根据不同文体,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简单来说,记叙文以写人叙事为主,以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叙述事情,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旨。阅读中要注意分清类别,把握叙述的人称、顺序、线索等;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手法等特点,抓住急需的要素进行阅读分析。说明文多是以解说建筑或自然科学中的一些现象为主要内容,科技说明文占有重大比例。阅读中要了解文章解说的对象或事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作者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说明的,文中采用的说明顺序是哪一种;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从那些角度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并在具体语境中去体会语言的准确,抓住“怎样进行说明”的思路进行阅读分析。议论文则是以分析事理,阐明作者的观点和主张为主要特点。阅读中要弄清作者议论的问题和观点,是用那些论据进行论证的;理清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把握文章。教学中要结合具体课文把文体知识的特点给学生讲清楚,从点到面,帮助学生构建起较为完整的问题知识体系,为学生独立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阅读训练迁移能力的提高到阅读整体水平的提高。
从初一开始到初三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合理安排阅读的训练梯度。初一重点训练的记叙文的阅读,初二重点训练说明文阅读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初三第一学期重点解读议论文中的中心论点,第二学期则进行了三大文体的综合训练。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8 + 17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