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首页  诚聘编委 期刊方阵 资源下载 期刊简介 获奖证书 投稿须知 过刊目录 期刊展示 文件下载 
滚动公告
教育教学科研
来稿请按以下方式联系即可!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唯一投稿邮箱:jyjxky@163.com
信箱:北京市100044-333信箱
欢迎咨询,欢迎投稿!
文件下载
·教育教学科研杂志编委申请表
友情链接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赵升荣  永善县伍寨乡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小学也逐步用上了多媒体技术并即将普及。多媒体也越来越广泛地被农村小学教师所接受并越来越广泛地发挥着作用。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语文教学  运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
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有效注意时间短;对那些直观生动的形象,变幻多样的事物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将多媒体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它图文并茂、生动逼真,能充分创造出个性化、交互式、开放性的动态教学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显示出多媒体教学无以伦比的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能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多媒体使静态的画面变得生动;使许多枯燥抽象的文字内容,以多彩的画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展示在学生面前;唤起了学生的形象思维,给学生以置身其中的真实之感和体验之乐,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下接受知识。
(二)多媒体教学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涉及到不少其它学科的知识。但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因此往往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文本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运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把教学信息以各种形式传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与展示的空间。以此来丰富学生感知,拓宽学生生活见闻,更好地理解品味课文。
(三)多媒体教学能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将多媒体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在教学中教师抓住重点在大屏幕上展播,让学生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合作研究问题、汇总信息,师生共同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研究,从而寓教于乐;学生主动感悟词语,积累词语,表达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开拓思维,引导学生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想象是创新的翅膀,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呈现出各种生动有趣,灵活多变的画面,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创造兴趣,驱使他们更积极地开展创造活动。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问题
(一)直接呈现限制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语文是以学习语言文字为目的。语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远大于直观事物的想象空间,我们在语言的依托下通过想象感悟文采,体会意境。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凭借各自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感悟文本的过程。然而教学中老师简单用多媒体把自己的感悟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省去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使教学成为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育。这种教学将直限制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二)局限预设  课堂生成变得僵化
 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说语文教学有规律可循,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又处在不断变化中,教学过程出现了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制性。但多媒体教学却缺乏这种灵活性。多媒体课件是教师按自己对教材内容的预设制作出来的。课件一旦制成,它演示的内容和演示的过程就被定型了,课堂上的生成被多媒体的预设左右,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学生的个性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落实。
(三)强拉硬扯  忽视了学生的语感培养
 汉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很多优秀诗词的意境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多媒体教学走进校园之后,有些教师强拉硬扯,将多媒体拖进课堂。这样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成了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忽视了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和学生语感的培养。
(四)喧宾夺主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可我们制作课件时,往往盲目追求视听刺激,课件画面背景复杂,虽然很吸引学生,但是课件喧宾夺主、画蛇添足,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难点的关注,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
(一)教师不能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
教师应该熟悉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的所有内容,同时更要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本身,课前应精心准备好重难点和要延伸的知识点。课件中应该是提纲性的内容,教师按照提纲,去讲解和延伸。运用多媒体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解决一定的问题,尽量是一节课中至关重要的信息、重点和难点。
(二)教师要在适当时机使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视听手段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刺激,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短时间的刺激学生接受很好,但如果学生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就容易疲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什么事物都会过犹不及,多媒体课件是以辅助教学为目的的,所以提倡在适当时机使用多媒体课件。因此,教师课前要周密考虑,哪些内容、哪几环节运用多媒体课件最适宜、最有效、最能提高教学效果。当遇到难以突破的难点时,教师适时地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形象感悟,恰到好处地突破难点,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教师应避免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与学生想象力发展的冲突。
小学语文教学重视在阅读过程中唤起以往的情感体验,融入新的乃至突发的情感体验,从而完成对文本意境、形象、情感的再创造或再体验。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往往将文本中的景物、人物乃至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都一一呈现给学生。固然,学生是得到了直观的感受,但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形象思维就遭到了扼杀。因此,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
(四)教师应注重学科特点讲求实效。
新课改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学科的整合,但是语文毕竟是语文,她有自己的特点:研究的是语言媒体本身。语文教学的最终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应以提高学生理解文本能力为宗旨。要摆正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讲求实效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结束语
多媒体直观形象,信息量丰富,将它合理适时地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但如果运用不当,就会限制学生思维,僵化课堂,喧宾夺主。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避免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与学生想象力发展的冲突,把握时机,注重学科特点,讲求实效。只有这样,才能让多媒体有效地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立夏.使用多媒体授课优化课堂教学探讨.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第1期
[2]王世堪.多媒体教学的概念
附:赵升荣,男,汉族,1981年7月出生,云南省永善县人。毕业于昭通市教育学院,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现供职于云南省永善县伍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
 
发表评论
大名:
Email:
评论:
验证码:
请回答: 8 + 1 = 避免恶意信息
 

版权所有:教育教学科研杂志  
单位地址:北京市100044--30信箱
联系电话:010-52405010 传真:010-52405010 Email:jyjxky@163.com
浏览次数